一人巷,因狭窄的通道仅能容一人通过而得名。在中国许多地方有类似地名,每个地名背后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故事。
在高邮北门大街也有一条幽深的小巷叫一人巷,这条小巷在我心里,一直如影随行,温暖而深沉。因我从小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一人巷,呈东西走向巷口宽不足1米,总长度约100多米呈S形。听父亲讲,这条巷子大约有400多年的历史。巷子里面门靠门,户对户住着许多人家。
那时,巷子里的孩子们成天在一起玩耍,嬉戏。男孩子们在巷子东边三元桥的河旁爬树掏鸟,下河洗澡。女孩子们是跳皮筋,捉迷藏等等,每天到吃饭时间有家长站门口一声喊,小三子,吃饭啦,巷头到巷尾全听到。大家都各回各家。大约四岁时,我开始每天跟着姐姐出巷子,去到离家很近的城北小学上幼儿园。幼年的我觉得这个巷子在小脚步的丈量下很长很长。
一人巷是砖铺的。以前整个巷道没有路灯,到晚上漆黑一片。一个人晚上走在巷子里,会有一种未知的恐惧。有调皮的大孩子晚上走在巷子里会吓唬我们说,鬼来啦,吓得我是尖叫着跑回家,身后传来他们得意的阵阵笑声。
那时候,我最羡慕家住在大街上的人家,晚上路灯明亮,人来人往,不用走黑漆麻乌的巷子。一人巷西连着北门大街,巷口的南边是臧家裁缝店,里边有好几位裁缝师傅,生意兴隆。巷子北边是一个叫“回教馆”的饮食店。不知道准确的店名是什么,反正大人们都这么叫。回教馆早上卖烧饼,油条、麻团等,下午做牛肉锅贴、葱油大饼。东西特别好吃,味道纯正。
母亲常来来回回穿梭于小巷中,买回葱油大饼夹蒲包肉,高邮饭店的大饺子(馄饨)等各种美食给我们吃,都是人间美味。回教馆对面是“三星池浴室”,门口有个看自行车的。洗澡存车,二分钱一辆。你付二分钱,他给你车笼头上夹一个硬纸筹子,出来拿车他就把筹子收回。再往北,门对门是百年老店,“王万丰酱醋坊”和“老极生油面店”。这两家店面都是两层高大气派的楼房。
王万丰酱醋坊,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所产酱醋纯正芳香。小时候母亲给我一角钱,叫我去王万丰酱醋坊打酱油,拿着一角钱,走在一人巷里,脚步在巷子里会发出咚咚响的回声。酱油瓶是自己家带着的一个小方型玻璃瓶,那时酱油,醋都是散打的。就是把酱油装在一个大瓦缸里,用一个竹子做的酱油提子,长长的把子。舀一提子倒进玻璃瓶里,一般一角钱可以买一瓶酱油大约有一斤。买回家交给母亲,母亲会奖励二分钱零花钱给我,算是跑腿功,二分钱可以买很好吃的零食了,什么麦芽糖,鸡蛋片子等。买酱菜不需要带东西去盛,店里会用荷叶包好给你。
老极生油面店也叫茶食店,就是卖糕点的铺子。店里卖的糕点有椒盐饼子,是那种小长方型的,吃到嘴里咸甜酥香。鸡蛋糕,大京果,京果粉。夏天还做豆沙馅的年糕,特别诱人。母亲爱吃京果粉,京果粉是用开水冲泡调匀了就可以吃的,有点象现在的芝麻糊,但京果粉的味道却是很特别的,很香很甜。到现在我都非常爱吃京果粉,总觉得这就是妈妈的味道!
当时的北门大街是商业繁华地段,北边有王万丰酱醋坊和老极生油面店老字号店,南边有人民剧场,高邮饭店,高邮照相馆等等。一人巷东连三元桥,我们称之为一人东巷。三元,顾名思义三元及第、连中三元。三元桥又有连接天、地、水之意。三元桥下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也是周边居民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泉。大家都在这清清的河水里淘米洗菜,挑水饮用。三元桥的两岸,住着许许多多的人家,他们和我们一样,同饮一河水,同走一条巷,同样忙碌于茫茫人海中。今又漫步在一人巷里,只有静静的脚步声和微微的风声。故地重游已物是人非。
儿时长长的巷子,现在在脚下变得又短又窄,巷子里的人已是天南海北。站在巷子里,看着这如故的青砖小瓦建筑,仿佛又看见母亲穿过小巷,手拿美食,急匆匆地赶着回家,拿给她的孩子们吃。写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慈母的身影。岁月流转,思念母亲的心却永远温暖永恒!
小巷的轮廓在黄昏中渐渐模糊,只留下悠长的韵味。一人巷以及北门这些老建筑共同构成了北门大街的历史风貌,这条街道不仅是一条保存完好的老街,而且建筑多为清末民初的风格,许多建筑还被挂牌保护。他们是诸多历史建筑的遗迹,见证了曾经的商业繁华,讲诉着这里的历史故事。
深深的小巷,一砖一瓦,承载着浓浓岁月的痕迹。一人巷行两谦让,小巷深幽百年芳。
2024年9月19日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