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药奶茶之后,近期38元一份的中药冰淇淋、52元一个的中药面包又冲上热搜。然而点进热搜,消费者的质疑也随处可见。8月23日,江苏省消保委提醒:食材上的跨界尝试或者推出周边联名套餐,都只是锦上添花的营销手段,要将火爆“流量”转化为稳定“留量”,企业还应做好产品本身的提质升级。
一些联名营销引发网友吐槽
近日,一类名为“药膳冰淇淋”的新式甜品备受追捧,甚至卖断货,话题“中药冰淇淋一份卖到38元”冲上热搜。在“中药冰淇淋一份卖到38元”的话题之下,有网友发问“信中医的人不是都不吃冷饮吗?这个中药冰淇淋不是跟中医养生理念冲突了吗?”
还有网友表示:“现在奶茶咖啡联名总在搞饥饿营销,合着联名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喜欢的人买到这款产品,而是意在给客户释放可得性却又不可得。”
搜索可见,茶饮品牌联名套餐“翻车”引发网友吐槽的情况也不在少数,比如“宣传标语低俗令人反感”“周边产品数量少”“未对已下单消费者进行锁单造成先下单的消费者拿不到周边产品”。
有商家的菜单上显示,每种冰淇淋都融入了中药草本元素,并标注出草本功效,如“桂圆红枣米浆”能安心宁神、“八仙果”能止咳化痰、“龙参茉莉青柠茶”能大补元气等。
而除了在冰淇淋里加中药,顶料也可以加中药,东北长白山人参每份12元,冬虫夏草每份18元。店员介绍,会直接加一根人参或冬虫夏草在冰淇淋上。“人参是可以直接吃的,冬虫夏草也会先泡过,煮开之后才会加在冰淇淋上。”
中药冰淇淋没有养生功效
中药冰淇淋到底有没有养生功效?医务工作者给出明确答复:中药冰淇淋没有养生功效。且药补食疗,需要对症下药、长期食用,中药冰淇淋无法根据每人的情况“对症下药”,更不适宜长期食用。
加入中药的冰淇淋是否真能做到美味养生两不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肯定地说:“中药冰淇淋是没有养生功效的。”
首先,中医认为,人体健康与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密切相关,寒凉食品因性质属寒,易导致人体内阳气受损,会影响脾胃功能。换句话说,吃冰淇淋这类寒凉的食物,本身就不养生。
其次,中药首先是药材,除了药食同源的食材外,不允许将任何其他药材加入普通食品中。
再次,中医讲求辨证施治,冰淇淋中的中药配方是否适合个人体质,需要专业医师判断,如果不适配,不仅起不到效果,可能还会伤身。
最后,即使是药补食疗,也需要长期食用才能起效,但从营养学角度出发,并不推荐人们长期食用各类冰淇淋。
应优化消费体验深耕主营业务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跨界与联名现象体现出了茶饮及甜品行业内部激烈竞争、同质化严重的生存现状。各品牌跨界、联名营销无可厚非,但如果为了收获流量夸大宣传、打法律法规的“擦边球”、违背公序良俗或者漠视消费者需求进行“饥饿营销”,则会令消费者反感,还涉嫌违反《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规定,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
江苏省消保委建议相关经营者:
一是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广告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广告中表明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附带赠送的,应当明示所附带赠送商品或者服务的品种、规格、数量、期限和方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二是倾听消费需求,优化消费体验。茶饮/甜品等行业新产品、新玩法的不断涌现也契合了年轻一代更注重个性化和趣味性、追求情绪价值的消费特点。经营者可通过多种方式及渠道征集消费者购买意愿,尊重消费需求,合理预估需求量,准备合适数量的周边产品。另外,经营者还应提升管理水平,准确通知消费者参与活动、领取产品的时间,有序做好锁单、核销、分发等工作。
三是深耕主营业务,赢得消费者信任。食材上的跨界尝试或者推出周边联名套餐,都只是锦上添花的营销手段,要将火爆“流量”转化为稳定“留量”,企业还应做好产品本身的提质升级。茶饮/甜品行业的立足根基还是食品卫生与安全,当前茶饮/甜品行业加盟店多且分散,制作环节及流程相关标准的缺位,导致食品卫生和安全问题频现。经营者还应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重视食品安全、服务及售后问题。
文/马燕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