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质子系统等医疗重器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近百个国产一类新药研制成功,白血病诊疗、耐药菌防治等打破国外专利药垄断;基础研究勇闯“无人区”,在生命起源、脑科学研究等领域取得多个开创性发现……每一次医学进步都极大程度地改善人类健康状况。
从医疗创新到患者福祉,离不开一个重要环节——成果转化。从治疗到预防,先进技术的运用为更多人免除疾病之忧;从衣食住行到运动健身,科技为健康生活赋能添彩。
但目前来看,我国医学成果转化率还远不够。数据显示,从2019年开始,我国连续三年专利数量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但真正转化为产品,走到临床一线的实际上非常少,转化率徘徊在2%至5%之间。大型三级医院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又是科技成果较为集中的地方,长期存在“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等问题,导致本应成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的医院,往往实际成果寥寥,转化率远低于其他科技领域。
为什么会出现“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的问题?
“不愿转”——临床医生本就繁忙,很多人并不知道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过程是怎样的,要具体面临哪些环节。其实,申请专利这类事情非常琐碎,医生即便了解了,也同样因为工作繁忙不知该如何处理而选择放弃。
“不会转”——由于成果转化涉及的专业领域多,对参与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极高,而对多数临床医务人员来说,临床之外的需求并不是他们的长项。
“不敢转”——转化流程繁杂及前景不明确又使医务人员即使有可供转化的专利成果,也会因规避谴责风险而消极对待转化流程,进而造成医院可转化科技成果潜力无法释放的局面。
如何破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打通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成果转化靠的是人。鼓励临床医生对新的诊疗技术、药物和治疗方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加强临床医生与科研人员的沟通与合作,确保科研项目紧密贴合临床需求,提高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在研究方向选取上,可以整合现有的预防生物学、临床诊疗学、基础病理学、医药开发与交叉学科、医学人工智能研究,夯实从基础问题研发到临床诊治的全创新链条,推动临床医学靶点技术、疾病作用机理探索、新药研发与应用、实验用动物培育等医学创新的攻关,让“既可精专科,又可跨学科”的人才脱颖而出。
打通科研和临床的壁垒,更需要“上得了手术台,进得了实验室”的优秀医学人才。就医学生培养而言,建议加强多学科交叉、高水平的科研训练,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在学科交叉融合的优质科研平台支撑下,帮助其个性化成长,有独立开展课题研究的机会。
转化生态,光靠号召远远不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将科研成果转化的成果实际到账金额的80%作为科研绩效奖励给发明人,这是更为实际的激励举措。特别重要的是,医学成果转化是个周期很长的过程,对失败和挫折应给予理解和支持,建立容错机制,提供宽松的创新环境和发展空间。
技术经理人更要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四链合一”(指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协同发力)过程中的“操盘手”,带着技术方、投资方、产业方一起做业务,这样能够帮助医生减少摸索的过程。
转化过程中的程序性问题不容忽视。笔者发现,虽然很多医院鼓励科研合作,但这个过程中可能涉及二次开发、三次开发的问题,怎么去确权?是大家一人一半,还是产生新的专利一人一半?而且,这个成果到底属于谁?这些问题都无法回避。建议赋予医学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更大的自主权,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比如,在明确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权益前提下,试点单位可与成果完成人成为共同所有权人;也可将单位留存的所有权份额,以技术转让的方式让渡给成果完成人,科研人员获得全部所有权后,自主转化。针对一些地方体制机制的掣肘,一个独立于单位之外,集技术转移、项目孵化、产业化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医疗健康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或可借鉴。
转化后还需拓宽应用场景。当下,健康管理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科技成果转化开始关注健康管理领域的需求,开发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工具和产品。例如,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糖等生理指标,并通过手机App将数据同步至医生端,医生根据实时数据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和治疗方案。
建议将疾病诊治的创新成果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深度挖掘和分析患者健康数据,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和疾病趋势,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科技服务,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和治疗方案。
让科技为健康中国建设赋能,是一项涉及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只有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的服务,才能确保科技创新真正惠及百姓。
文/董成喜(北京市委党校北京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