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华戏剧的最新创作——舞台剧 《戎夷之衣》近日在老舍剧场首演,作为北京市文联2024年文学艺术创作扶持专项资金项目,该剧对发生在战国时代的历史名篇进行了一次视角独特的现代性解读。在导演黄龙斌的执导下,黑色的雪花、充满现代感的肢体展现,白色写意的服装,都让这部历史剧有了更加风格化的外衣,但内核依旧是心理与思辨。此外,首演同期还举行了戏剧论坛,主创及演员、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全剧的思想内涵。
主创团队让舞台下起“黑雪”
舞台剧《戎夷之衣》改编自《吕氏春秋·侍君览第八》中戎夷解衣的故事:齐国墨家义士戎夷与弟子石辛前往鲁国进行援助,途遇大风暴雪,二人露宿城外。经过争执戎夷脱下棉衣给弟子穿,自己半夜冻死,弟子石辛因而活了下来……故事也就此拉开帷幕,围绕“戎夷解衣而死,弟子活下”的主题,以时空穿插的叙事,展开了跨度36年间的戏剧性故事,石辛从投奔楚国大司马,到杀死自己的岳丈大人投靠秦国,再到最终被秦王夺去了性命,罪恶在主人公身上日甚一日地蔓延,而道德的秩序也同时永恒不变地运行着……
大幕拉开,一场“黑雪”在舞台之上随着狂风飞卷,演员们以一段现代肢体语汇开场。黑色的“雪花”铺满整个舞台,如同站在历史的灰烬之上娓娓道来……
该剧由剧作家李静创作剧本,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副院长黄龙斌担纲导演,演员、作曲人于晓光主演“石辛”一角。而该剧的舞美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舞蹈编排、音乐设计等均来自中国香港,与内地的舞台技术团队携手,呈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
央华从来不做让人更加绝望的作品
首演结束后,一场名为“我的身体我的灵魂以及我的历史”的戏剧论坛中,编剧李静介绍了剧本创作的初衷。《戎夷之衣》的创作始于2017年,当时她偶然看到钱穆先生的一本书引用了“戎夷解衣”的故事,“其中两点击中了我,一是故事中隐含的道德悖论:道德者只有通过自我牺牲才能是真的活着,如果他致力于保存自己,那么他其实已经死了,只有透过对非道德者的牺牲他才能成就自己,并且他自己就要去消灭掉自己;二是我在想师父把棉衣披在徒弟身上,这个徒弟以后的人生怎么过?该剧正是以此两点为核心,经历了两年的反复寻索而成。序幕里说‘你里头的光若黑了,那黑暗是何等大’,这就是这个戏的核。主要探索的是一个人的自我和他的良心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一个人如何面对自己肉体的生命和良心的要求之间的矛盾。”
对于题材的选择,艺术总监王可然表示:“央华选择所有的作品都有一个永远不颠覆的原则,那就是我们从来不做让人更加绝望的作品。看见《戎夷之衣》这部作品的时候,我吃惊于剧本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剧中的每一个人都很‘概念’,但所有人的背后都在表达着一种剧烈的痛苦,这种痛苦形成了一种对人自有文明的建设。迄今为止所有人都在探索着的是活着的可能和背后的批判性,而我喜欢的正是剧中用了如此多的人物去推进对这种思想的批判,而批判的背后我认为是作者深刻的、极其尖锐的对希望的渴求,用一切‘黑’去推动对希望的建立。而我们所要完成的便是从剧本文本到舞台呈现的巨大跨越,而其中必须遵守的原则便是要‘好看’!”
石辛是很多人的某一面
在导演黄龙斌的观念中,他的创作通常要满足两点,一是给演员一个可以有自由的、真实的生活在里面的空间,二是给观众一个想象的空间。“舞台上的‘黑雪’便是我看到剧本时感到可以给观众的想象空间,是一种对剧本中所营造的世界的‘乱’的投射,而‘黑’正是象征了人的欲望。我很喜欢李静老师作品中对善与恶的探讨,主人公看似一直在选择,但其实他是没有选择的,他一直在因为要活命而做出选择,直到最后走向死亡。剧场、历史、欲望、选择、想象,这是我为这部作品提炼的五个关键词。”
舞台上,饰演“石辛”的于晓光无论形体还是台词都丝毫看不出远离舞台多年的那种疏离感。“参加这部戏的排练就像回到大学校园,《戎夷之衣》与传统舞台剧的表达方式有着很多不同,非常具有挑战。从最开始怀疑自己,到在导演、编剧及大伙的鼓励帮助下慢慢找到自信。在我看来石辛是一面黑色的镜子,像钻石一样有很多切割面,他是很多人的某一个面,他的每一个当下都是真的,但当他掉转过头就会忘记原来那一面,他的存在给了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人一个引以为戒的例子。创作这样一个角色,演员需要把自己砸得很碎。”
《吕氏春秋》里提出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作家、学者止庵观剧后表示:“剧中石辛的人生始终‘身不由己’,一直在‘求生’与‘求胜’的复杂局面里。作品的核心是‘选择之难’,这是一个永恒的难题,《吕氏春秋》里提出的问题,今天依然没有解决,因为这个复杂的问题是永远无解的,也因此给我们的共鸣和思考会非常多。”
在戏剧评论家林克欢看来,“一直以来,这种触动到终极关怀和哲学深度的戏剧少之又少。”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艺术总监吕效平眼中的《戎夷之衣》,“骨子里是悲剧,但却以喜剧来呈现,导演像个孩子似的来讲述这个故事,这个做法太天才了!”
据悉,首演之后,该剧即将迎来为期近3个月的全国巡演,足迹遍及20余个城市。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柴程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