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针对网友留言反映“云南师范大学联大校区田径场不再对外开放”一事,该校近日回应称,目前前述田径场由学校委托资产公司管理,因田径场年久失修,局部老化严重,暂时没有场地设施建设与开放的经费补贴投入。同时,校区周边居民众多,场地有限,存在资源配比、供求关系的矛盾。该校表示,场地对外有偿使用,每人10元/次,已在体育场地门口公示。
在各地大力推动学校场馆向社会免费开放的语境下,云南师大“反其道而为之”的做法,的确容易引发周边市民的不满。就在不久前,昆明市首批39所中小学校的体育场馆试点向社会免费开放,方便市民就近锻炼,引发好评如潮。两相比较,云南师大未免有点“小家子气”。
然而,面对有偿开放现象,也别急着吐槽。不难发现,云南师大的回应既透露了无奈,也彰显了其基于现实情况的考量。田径场有偿开放,实际上是教育资源与公共利益之间寻找平衡点的一种尝试。这种选择虽不完美,却是在资源有限与需求激增矛盾下的一种“次优选择”。
高校田径场作为学校日常体育教学、体测考试及学生锻炼的重要场所,其首要功能是服务于校内师生。但随着周边居民健身需求的日益增长,这一有限的公共资源逐渐成为了社会共享的焦点。田径场年久失修、局部老化,加之缺乏足够的经费补贴进行维护与开放,使得学校在面对巨大的外部需求时显得力不从心。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成为了这场争议的核心。
云南师大明确提到,田径场目前由学校委托资产公司管理,但由于经费紧张,无法承担额外的场地设施建设与开放补贴。这是一个普遍存在于众多高校的问题。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在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支出已经占据了大量经费,能够用于体育场馆开放与维护的资金自然捉襟见肘。因此,在没有外部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高校不得不采取有偿开放的方式,以缓解经费压力。
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学校可以根据维持设施运营的需要向使用体育设施的开放人群收取必要的费用,但有偿开放不能以营利为目的,收费标准应经当地物价部门核准,并向社会公示。这一规定为高校田径场的有偿开放提供了政策依据。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有偿开放能够促使使用者更加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同时,通过适当收费,高校能筹集到一定的资金用于田径场的维护与改善,形成良性循环。
当然,有偿开放也面临着一些质疑和挑战。比如,每人10元/次的收费标准是否合理?对周边居民来说,这样的价格是否构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如何保证收费所得真正用于田径场的维护与改善?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总之,作为公益与效益之间的平衡点,高校田径场有偿开放是现有条件下的一种务实之举。从长远看,高校及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创造条件,推动高校体育场馆逐步对外免费开放,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文/陈广江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