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之美,在于居中对称,在于恢弘壮丽。如今,从永定门城楼高处鸟瞰,永定门到正阳门这一段,御道清晰可见,已经形成一条通透的景观廊道。站在景山万春亭之上,向南眺望故宫、向北眺望钟鼓楼,中轴线平缓开阔、壮美有序的格局一览无余……它们都是北京中轴线上无与伦比的闪光点,共同构成了中轴线的壮美画卷。
可以说,从2012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以来,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在保障机制、价值阐释、保护管理、环境整治、公众参与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12年的申遗保护之路将气势恢弘、舒展壮美的北京中轴线整体呈现在世人面前,历久弥新。
机制建立
多方共管明确申遗路径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可谓千头万绪,一个可总揽全局的决策机制必不可少。作为“十四五”时期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点任务,涉及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的文物腾退等重点工作纳入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议事协调机制,中直管理局、国管局积极协调中央单位文物腾退,国家发改委支持外迁新建立项,破解文物腾退及保护利用的路径难题,形成央地协同、军地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
为下好申遗保护“先手棋”,北京市政府与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全委会建立中轴线申遗保护部市合作联席会议机制,实现申遗文本、保护规划、申遗策略等靶向指导、精准助力。
机制打通后,实体的工作班子负责推进申遗保护的具体工作。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褚建好介绍,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协调机制由北京市副市长牵头,日常工作由北京市文物局负责。协调机制通过全体会或专题会,研究和协调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重大事项,形成决议。
在此基础上,北京市第一时间明确了北京中轴线申遗路径,将申遗文本编制作为推动整体工作的底色和基础,成立以清华大学吕舟教授为主导、其他科研院所协同配合的文本编制团队。特别是邀请马国馨、冯时、郭黛姮、蔡蕃、王其亨等文化遗产、考古、建筑、法律、传媒、文旅、数字科技等七大领域200余位中外专家,组成“北京中轴线专家智库”。历经多年打磨,申遗文本精准提炼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特征,全面深入阐释中华文明在世界城市规划建设上的伟大创举,突出展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礼仪文化,赢得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认同。
另一方面,通过主动考古、史料收集、文献整理、课题研究等,全面阐释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历史、社会、科技、经济和审美价值,实证北京中轴线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文物腾退
持续攻坚亮出文物本来面貌
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过程中,北京市坚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同步推进,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一体考量、整体保护,严格落实北京城市总规要求,细化目标任务,集中开展了一批文物保护、环境治理和秩序管控项目,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现有建筑物、构筑物实施改造,对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及周边环境进行维护与整治。
自2018年始,北京市文物局就率先启动了先农坛范围内的腾退整治任务。据了解,由于历史原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农坛的内外坛多处区域被多家单位作为办公使用,历史风貌破坏严重,文物本体风险较大。其中,著名的明清“耤田”(“一亩三分地”)当时正作为育才学校的篮球场地。2018年,北京市文物局在西城区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一亩三分地”的腾退整治工作,并于2019年恢复历史风貌。如今,这里春耕秋收,成为先农坛里的网红打卡地。
“而这两年腾退修缮出的神仓、庆成宫两座古建筑群,使先农坛区古建筑群得到真实、完整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让先农坛的文化价值传承有了持续性。”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说。今年4月,这座享有“天下第一仓”美誉的神仓200多年来首次面向公众开放,惊艳了一众游客。
据申遗办介绍,在此过程中,市属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率先垂范,先后开展文物保护范围内办公用房等非文物建筑的腾退整治工作。例如,市政协办公厅克服重重困难,积极腾退拆除中山公园内市政协小院,恢复了社稷坛历史风貌;市总工会主动拆除2万多平方米办公用房,恢复了太庙历史风貌;北京市少年宫主动搬离景山寿皇殿及西北部区域,加快了景山历史风貌的修复。
此外,在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国资委及东城区、西城区的具体指导下,天坛医院旧址、北京市印刷集团及胶印二厂、北京市自动化仪表二厂、西城区教育学院腾退整治工作也有序开展,进一步修复了天坛外坛和先农坛外坛区域的历史风貌。
环境整治
恢复北京老城整体风貌
在注重文物本体保护的同时,北京市聚焦老城整体风貌特色的恢复和延续,启动实施钟鼓楼紧邻地区、万宁桥周边、地安门内外大景观视廊及第五立面环境整治工作,拆除违法建设并对必要设施进行美化。如今,站在鼓楼上眺望地安门外大街,视野全无遮挡,既有车水马龙的都市繁华,也有古都晨钟暮鼓的悠久宁静。
钟鼓楼以南,有700多年历史的万宁桥仍在肩负交通使命。2020年,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启动了万宁桥修缮工程。北京市交通委城养中心段文志负责修缮工作,他告诉北青报记者,2022年底至2023年初,修缮团队用两个多月的时间,修缮了万宁桥桥面并增加了防水层,同时使用柔性刷子为桥体清污。随后,对古桥进行限载、限重、限速、限行保护,避免重载车辆通行对桥梁造成影响。
同样作为交通设施,曾经仅供皇帝走的御道经过整治后实现整体贯通,并开放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站在永定门城楼上,视野一览无余,可清晰看见4公里外的正阳门城楼。东城区国资委副主任林凌南介绍,随着北京自动化仪表二厂搬迁腾退,御道视觉长廊格局初现。
对话
三年行动计划对申遗成功“功不可没”
对话人: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邓超
北青报: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在不同阶段有哪些主要工作?
邓超: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12年北京中轴线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至2016年,这期间,主要集中在申遗文本准备以及对中轴线上的文物本体进行修缮。
第二个阶段,是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后,党中央批复北京城市总规,将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作为落实规划的重要抓手,通过申遗工作来带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在明确了申遗策略和基本的遗产构成要素之后,2020年北京专门制定了《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7月—2023年6月)》。
第三个阶段是从2021年到2023年6月,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48项工作任务,不只是对本体的保护,也包括对阐释体系的构建、对保护协调机制的搭建、对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是一个全方位的行动计划,也标志着中轴线申遗保护进入了冲刺阶段。
本来预计中轴线申遗会是一个更长的过程,但是经过这三年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北京市委市政府压茬推进,我们最后向党中央提议,提出将北京中轴线申遗提前到2024年,可以说北京实施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对中轴线申遗成功功不可没。
北青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是否意味着中轴线保护的另一个开端?
邓超:对于北京老城保护来说,北京中轴线申遗只是北京落实城市总规在现阶段的一个重要抓手,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这既是对中轴线上15个遗产构成要素要保持在最高水平保护上的要求,同时,我们还需要完成一些承诺事项,所以并不是说申遗成功保护工作就结束了。中轴线申遗保护没有终点,申遗成功是一个更高水平的起点,北京中轴线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国家行动。
现场
沉睡近百年后正阳桥发掘出土
桥梁位于中轴线上 明清时期镇水兽同步亮相
近日,北青报记者跟随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对正阳桥考古遗址进行探访。去年,随着考古工作持续推进,这座沉睡在地下近百年的北京正阳桥发掘出土,向世人呈现原貌。据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消息,考古发掘显示,正阳桥位于北京正阳门以南,正处于北京中轴线上,与历史文献记载一致。与此同时,桥梁附属文物——一座明清时期镇水兽也随之亮相。镇水兽做工精细,是明清石刻中的精品。
考古揭示正阳桥基本信息
正阳门外,考古现场的施工围挡仿佛遮住正阳桥的神秘面纱,随着考古工作进入尾声,这座见诸历史文献和古画中的古桥即将亮相,展示在世人面前。
近日,北青报记者在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提前对正阳桥遗址进行了探访。在拆除道路后,考古人员在五牌楼东北侧进行挖掘,挖出了正阳桥和其东南角的镇水兽,此外,还挖出了部分桥梁附属设施。考古现场,正阳桥所在的点位与清代乾隆时期的《南巡图》呈现的正阳桥和五牌楼位置一致。
北京正阳桥发掘出土,其桥体东部的桥面清晰可见
“在历史文献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关于正阳桥的记载。在考古发掘中,首先我们确定了正阳桥是存在的。其次,通过实测确定了正阳桥的准确坐标。最后,明确桥梁规模、形制、建造材质等信息,知道了正阳桥的面貌。”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张利芳介绍。
受后期人类活动影响,在进行考古发掘前,正阳桥所处的位置为市政道路。在考古现场,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正阳桥镇水兽位于地下2.5米左右的位置,位于桥体东部的桥面清晰可见,桥孔顶部一只吸水兽活灵活现。正阳桥东南角,一只庞大的镇水兽也浮出地面,尽管镇水兽身体内侧有残缺,但整体保存较好。
考古发掘与历史文献记载一致
根据《明实录》记载,1406年明永乐帝修建内城城墙时,正阳桥是木桥。1439年,为增强防御功能,木桥改为了石桥,并修筑了正阳门瓮城、箭楼。明清时期正阳桥是一座三券石桥,桥面用栏板分割成了三幅路面,中路专供皇帝行走,两侧用于民众通行。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介绍,根据历史档案,民国时期相关部门对正阳桥进行了改造。据记载,这次改造将券洞及以上部位拆除,桥面由拱形变为平直,材质由石材改为混凝土材质;桥面两侧各加宽4.3米,加宽后的桥立面使用了原来的石券构件;桥体两侧的雁翅及镇水兽并未改变,但是在雁翅内侧增设了一道驳岸。
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发现了明清时期的镇水兽及雁翅,以及1919年改造后正阳桥的东南部分。
“正阳桥位于正阳门南侧,正阳门居南居中,是内城九座城门中规制最高的,同样,正阳桥也是北京内城九座城门外九座桥梁中规制最高的。这也得到了考古证实。”张利芳说,考古人员最终确定,明清时期正阳桥长41.7米(通长)、宽31.4米(桥身),而考古揭示的民国时期正阳桥宽40米、长27米,两侧各加宽了4.3米。现场发掘情况与民国时期改造记录一致。
镇水兽为明清原址原物
体量大、规制高、做工精细、保存完好……现场发掘出土的镇水兽格外吸睛。张利芳介绍,此次发掘的镇水兽及其下石条雁翅驳岸都是明清时期的遗存。镇水兽与万宁桥镇水兽形制相似,但是体量更大,整个身子长约3米,通过实测对比,发现比万宁桥两侧的镇水兽还要长1米,与正阳桥、正阳门的规制相匹配。镇水兽体型遒劲有力,身被鳞甲,做工精细,属于明清石刻中的精品。
正阳桥东南角的镇水兽
民国时期,正阳桥亦为三券拱桥。南侧券洞直径约3.6米。中间券洞直径4.2米。此次发现的券洞券脸上的石条和戏水兽是明清时期正阳桥上的原物。此外,考古证实镇水兽处于历史上的原位,没有受到后期人类活动的干扰。
“通过这一系列的考古工作,我们确定了正阳桥处于正阳门以南,位于北京中轴线之上。这对于还原南中轴线的历史面貌和细节非常重要。随着北京南中轴线上的桥、道路和附属文物相继亮相,南中轴线的历史画卷也变得更加立体、清晰。”张利芳说。
《北京青年报》2024年7月28日相关报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谦
编辑/李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