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科学院的摄影师,冯绍库没有想到自己无意之中成为了梅兰芳生前最后一次演出的记录者。
现在,这位老者想把当年的那些照片捐赠给梅兰芳纪念馆。
2024年,梅兰芳诞辰130周年。一位摄影师与一位艺术大师的故事,还在继续着。
光影交错,定格绝唱
1961年5月31日,中国科学院的礼堂内座无虚席,一场重要的演出将在中关村“四不要”礼堂拉开序幕。还有两个月,京剧大师梅兰芳就67岁了。据冯绍库回忆,那天梅兰芳剧团来院慰问,演出新编京剧《穆桂英挂帅》。这次演出主要招待中国科学院京区副研究员以上科学家,当时院直属有40多个研究所,各单位分到的票数极为有限。在那时,没有人会想到,这场演出成为了梅兰芳先生舞台生涯的绝唱。
舞台上的灯光渐渐亮起,梅兰芳出场了。时任中科院报摄影记者的冯绍库,静静地站在舞台一侧,用他手中的相机,随时准备捕捉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冯绍库是当时欧美同学会会员、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会员、中国科学院摄影师,也是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的专职摄影。他深知这次拍摄的意义非凡。演出当天,冯绍库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力求捕捉到最真实、最生动的瞬间。
“人们在当时能看到梅兰芳演出不容易,是一种享受。在演出当中科学家们反响强烈,掌声不断,盛赞梅兰芳先生的精彩表演。”冯绍库紧紧握住相机,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他尤其注意捕捉梅兰芳先生的面部表情和眼神变化,试图通过镜头传达出那份深沉的艺术情感和精湛的技艺。
“演出结束谢幕时,全场观众起立,梅兰芳在舞台上对我说,摄影同志,请您给我和郭老单独拍一张照片,我瞬间为中国大文豪郭沫若和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拍下了一张具有历史意义极其珍贵的合影。”
冯绍库介绍,合照时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身着戏装的梅兰芳笑容满面,看不出丝毫的疲惫。谁也未曾料到,两个月之后,梅兰芳先生不幸因病逝世,在中国科学院的演出竟成了他舞台艺术生涯最后绝唱。中国大文豪郭沫若与中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合影,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极其珍贵之作。这张照片后来成为了梅兰芳先生舞台生涯的绝响,也成为了冯绍库摄影生涯中的经典之作。
在这张照片中,梅兰芳先生与郭沫若先生并肩而立,面带微笑。副院长张劲夫、秘书长杜润生及科学家华罗庚等也一同接见梅兰芳先生及剧团全体人员并合影留念,冯绍库也一并将其永久地记录在了相片中。
欲将照片捐给梅兰芳纪念馆
冯绍库说,当时演出之后第二天,科学报主编陈啸源就让他赶快对照片进行冲洗、放大、着色,然后一起到郭沫若家将照片送去,由郭沫若的生活秘书王亭芳安排,“我为郭沫若和梅兰芳拍的这张合影,就是大家看到的那张在展览会、纪念馆和各种报刊杂志上等公开场合展示的那张。我这里还保存有大部分当场演出剧照、合影和底板。”
冯绍库说,这张照片不仅仅是一张简单的合影,更是梅兰芳与郭沫若之间深厚友谊的见证。在梅兰芳的晚年生活中,郭沫若一直是他重要的朋友和支持者。梅兰芳去世后,郭沫若还发表了《在梅兰芳同志长眠榻畔的一刹那》一文以表悲痛。
“不仅有梅兰芳先生和郭沫若、张劲夫、华罗庚几位先生的合照,还有其他艺术家的剧照,现在看来这些照片都是很重要的,有几张非常珍贵的舞台剧照也都很清楚,我现在年龄大了,想通过报社把这些照片奉献出来,捐给梅兰芳纪念馆。”冯绍库说。
《穆桂英挂帅》让“小礼堂变成了大宇宙”
梅兰芳的最后一次演出,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戏曲表演,更是他一生艺术追求的集中展现。梅兰芳先生的一生是追求艺术、传承文化的一生。郭沫若《在梅兰芳同志长眠榻畔的一刹那》一文中表达了对中科院礼堂里这场《穆桂英挂帅》由衷地赞美,“你把穆桂英真正演活了,大家都为你的高度优美的艺术风格而感到鼓舞,感到忘我的虔诚,感到陶醉。中关村科学院的礼堂实在太小了,但有你在台上演出,使那小小的礼堂成为了无限大的宇宙。在那儿真是充满了光辉,充满了愉乐,充满了肃静,充满了自豪,充满了生命,充满了美。”
《穆桂英挂帅》是梅兰芳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首部新编大戏,也是他人生最后一部新编戏。该戏公演于1959年5月25日,梅先生将其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之作。戏中,他扮演穆桂英,融合青衣和刀马旦这两个行当,动静结合,将穆桂英果敢豪迈又端庄沉稳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京城引起轰动,形成了“满城争看穆桂英”的演出盛况。
历史照片摄影/冯绍库
文/实习生 王佳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满羿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