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持续下跌,转融通和程序化交易再次成为争议焦点。7月10日,证监会连出两策,宣布暂停转融券,并加强高频量化交易监管。
11日,A股继续全线反弹,上证指数报收2970.39点,涨1.06%,深成指报收8870.36点,涨1.99%,创业板指报收1685.12点,涨2.06%。
两大政策被市场解读为重磅利好。不过有市场人士进一步提出,转融券已经停了,程序化交易加剧市场下跌也是市场低迷的原因之一,在目前市场环境下也应当暂停或取消程序化交易。
对此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分析,程序化交易具有“两面性”特征,需要区分程序化交易的利弊影响。程序化交易也并非“稳赚不赔”,今年以来部分量化私募出现明显亏损,有的亏损面甚至超过10%。
如何提供流动性?能否贡献长期资本?
每一轮市场下跌,市场对于量化交易的争议就会快速升温。“量化基金是砸盘的主力军”、“量化是A股流动性的吞噬者”等质疑声不断。
对程序化交易的一大争议,集中在到底是提供流动性还是消耗流动性。有观点认为,程序化交易利用信息和速度优势抢先与现有报单成交,吞噬了市场流动性。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程序化交易可以为市场特别是中小市值股票提供流动性支持。比如在市场承压时,一般市场参与者通常会减少交易甚至暂停交易,这种一致性的暂停往往会造成流动性的瞬时抽离,这时一定规模的止损操作就可能会导致价格更迅速地崩盘。“而存在程序化交易的市场,量化模型能够在价格低到一定极值时产生交易信号,故量化投资者最终可能充当市场冲击的吸收者。
对程序化交易的另一个争议,是认为其以赚取超短期差价收益为目标。不少投资者提出,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相对中小投资者有明显的技术、信息和速度优势,在一些时点存在策略趋同、交易共振等问题,加大市场波动。
监管对此也有应对。记者了解到,当前对触及瞬时申报速率异常、频繁瞬时撤单、频繁拉抬打压、短时间大额成交等4类异常指标的量化交易加强监管,而主流策略的程序化交易则与之不同。
“目前国内的量化行业中,主流的策略都是基于多因子模型的指数增强策略、量化多头策略和中性策略,这些策略的股票端长期保持高仓位运行,这部分规模巨大且稳定的资金是A股市场稳定的长期资本。”前述业内人士称。
为什么关于程序化交易的争论一直不断?接近监管人士曾对第一财经说,很多市场人士声讨的所谓“量化基金”,实际上主要是高频交易,甚至是异常交易。
“并非所有的量化交易都是高频,具备短时间内申报、撤单的笔数、频率较高,日内申报、撤单的笔数较高,以及证券交易所认定的其他特征的,才被认定为高频交易。”该人士表示。
“当前监管对高频交易和程序化交易的监管态度也是有区分的。”前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一点在新“国九条”中也有体现,其中明确要“出台程序化交易监管规定,加强对高频量化交易监管”。
趋利避害,规范发展
今年5月15日,证监会正式发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下称《管理规定》),其中明确了程序化交易的定义,即“本规定所称程序化交易,是指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或者下达交易指令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并公布了交易监管、风险防控、系统安全、高频交易特别规定等一系列监管安排。
《管理规定》的出台,标志着程序化交易监管的总体框架建立。这一规定出台之前,市场对程序化交易的争议已经持续多年,监管部门对如何对程序化交易进行监管的研究也持续了多年。之所以如此“纠结”,就在于程序化交易对市场存在“两面性”影响。
针对这种“两面性”,监管政策也选择了“趋利避害”。证监会通过有针对性的监管安排,一方面限制高频交易过度优势,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管控好消极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提升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规范高频交易行为,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这一点在7月10日再次得到明确。证监会称,将深入落实新“国九条”部署要求,坚持趋利避害、突出公平、从严监管、规范发展的原则,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快推出更多务实举措,进一步强化对程序化交易监管的适应性和针对性,降低程序化交易的消极影响,切实维护市场交易公平。
具体主要是四个方面。包括,指导证券交易所尽快出台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尽快公布和实施程序化异常交易监控标准,划定程序化交易监控“红线”,进一步推动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降频降速;抓紧制定发布北向资金程序化交易报告指引;明确高频量化交易差异化收费安排等。
“根据申报数量、撤单率等指标,研究明确对高频量化交易额外收取流量费、撤单费等标准,以'增本’促‘降速’。”证监会表示,将持续强化交易行为监测监管,对利用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量化交易从事违法违规行为的,坚决依法从严打击、严肃查处。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