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7年建设,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项目通车仪式在6月30日上午举行,当日下午3点,深中通道项目正式通车试运营!
在该项目开通运营之际,近日,南都记者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孙立群博士团队、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贾明明博士团队,联合获取了一份深中通道“诞生”过程重要时间节点的高清卫星图,从真实的云端,鸟瞰在这个世界级超级工程建设过程中伶仃洋上的景观变化,见证一个基建奇迹从无到有、最终横跨伶仃洋的巨变过程。
深圳科研团队参与获取卫星图
见证深中通道重要时刻
深中通道横跨伶仃洋,全长24公里,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深中通道于2016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今年6月16日通过了交工验收。
深中通道“诞生”过程的图片素材从何而来?深圳先进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立群介绍,参与团队主要利用了卫星数据来“云监控”工程进度。
这份共70张的高清卫星图,是参与团队采用国产“高分二号”(GF-2)等卫星获取并精选出来的。图片的时间跨度,从2016年12月至今年6月19日,主要选择了其间云层干扰较少、具有项目进程代表性的图片,希望以此见证深中通道诞生过程的重要时刻。
作为全线最早开工建设的项目,采用菱形外观设计的西人工岛,在2017年9月的卫星图中,如忽而出现在海面的中空褐色菱形小方块,孤零零无所依;随着项目的建设,西人工岛变成了涂上白色“颜料”的方块,更加显眼;之后和深中大桥相连,变成一个“海上风筝”“海上鲲鹏”,最终牵连起深圳和中山两地。
此外,对比2016年12月、2020年1月和今年6月19日三张图片可以看到,其中全长1666米的深中大桥(原名“伶仃洋大桥”),随着卫星图的时间线推移,从无到有、从隐约可见的淡痕到清晰可见的线条,最终犹如一条矫健的游龙,“飞越”伶仃洋。
卫星数据视野宽广 目标位置不变
科研人员用AI大模型协助获取图片
科研团队使用的数据所在的卫星,在深中通道开工建设前发射,所以卫星获取数据的阶段,正好能覆盖到深中通道整个项目的实施阶段。
在技术层面上来看,深中通道高清卫星图的获得,用到了大数据分析平台,使用了深圳先进院合作方Stellaris AI开发的大模型协助编写程序来设计和在线获取卫星数据。
之后,经过仔细的参数调整,科研团队筛选出云层较少的卫星图像,确保所得到的数据可以准确反映工程的最新进展。“这一过程高度依赖先进的技术支持,不仅精确而且高效。”孙立群说。
孙立群特别提到,采用国产“高分二号”(GF-2)卫星的影像,对今年6月19日全色和多光谱影像数据进行融合,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在正式通车前更多的细节、边缘和纹理信息。
卫星图与地面机器拍摄的画面,有哪些不同?孙立群介绍,相对于地面机器拍摄,卫星数据视野宽广,标定的监测目标在画面中可以保持位置不变,可以更好地通过动画的方式,感受整个项目的实施进展。
“中国现代化进程
成遥感和地理学者研究的富矿”
在获取数据过程中,孙立群是最先看到这些高清卫星图的人之一,在鸟瞰这个历经7年建设的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建设过程后,孙立群颇有感触。
“过去十多年,中国常常被说是‘基建狂魔’,通过卫星数据可以更好地印证这一点。这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基建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好体现。”他介绍,通过这些卫星数据,可以大致回溯整个项目进程,可以清晰地看到西人工岛填海打桩、架桥墩、铺设路面甚至是路面养护的全过程,“可以说非常震撼”。
现在卫星数据越来越多,很多人类改变地表的过程,都可以通过卫星数据反映出来。对此,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孙立群感觉很幸运。“因为过去这些年,中国翻天覆地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成为遥感和地理学者研究的富矿,亟待我们的挖掘,用数据讲好中国故事。”
科研团队将采用我国研发的卫星
测算两岸夜间光亮度 评估工程经济价值
一直关注深中通道建设的孙立群还了解到,深中通道整个工程在桥梁跨径、桥面高度等多个指标上,创下了“世界之最”。“深中通道是目前世界最长的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建成之后的交通量又将每天超过10万PCU(标准车当量数),未来将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深圳先进院的一名研究人员,孙立群的研究领域包括遥感大数据应用(植被绿度与碳汇遥感、温室气体遥感、新能源产业遥感)、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地空间、城市建筑)、碳中和经济与政策(新能源产业发展、碳关税、全生命周期碳足迹)。
“我十分关注深中通道通车后对珠江两岸经济的促进作用,未来我们将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SDGSAT-1)数据,通过测算深中通道通车前后两岸的夜间光亮度,评估深中通道的经济价值。”对于接下来的卫星数据研究,孙立群有了新的方向。
文/伍曼娜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