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振忠
一
时序频更,转眼又到了岁末,静思往昔,忆记纷纭……
2023年是我入职复旦三十一年的日子。回想1991年的此时,我正紧张地准备翌年元月的学位论文答辩。在此前后,我开始陆续修改博士论文中可以单独成篇的部分,先后在《盐业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江淮论坛》、《中国经济史研究》、《历史地理》和《复旦学报》等杂志上发表,这些论文,皆与徽商及区域研究有关。1996年,经朱维铮先生、唐力行先生和业师邹逸麟先生的鼎力推荐,我的《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一书被收入“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第三辑,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正式出版。此后,“徽学”研究便成为我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1998年,我在皖南意外发现大批徽州文书,在此之后,收集、整理和研究徽州文书更成了个人学术生涯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1995年5月,我晋升副教授,稍后便开始在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5月我晋升教授,翌年受聘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开始招收历史地理专业的学生。此后,曾应复旦大学历史系副主任黄洋教授之邀,兼任该系博士生导师,在历史系先后招收过三届学生。另外,我还应马学强教授之邀,兼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生导师。2018年,我应安徽大学副校长兼徽学研究中心主任程雁雷教授之邀,受聘兼任安徽大学讲席教授,并担任该校徽学研究中心研究生导师,迄今为止已招收了五届硕士研究生,并已有三位研究生顺利毕业。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我本人主要从事历史地理、明清以来中国史、域外文献与东亚海域史研究,重点关注地域文化差异及区域社会之变迁,在学术研究中,重视田野调查与文献分析相结合,重视对传统人文背景下区域社会变迁的综合性研究。受我个人的学术兴趣和研究方向之影响,不少学生也从事“徽学”研究。也正因为如此,复旦大学史地所已成为国内培养“徽学”研究人才最多的学术单位之一。从1995年起,我先后指导过3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在国内高校和各地科研机构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迄今已有十数篇博士学位论文正式出版。
本书聚焦于“徽学”研究,收录我与自己指导、合作过的博士后、博士以及个别硕士的代表性论文,以期从一个侧面呈现历年来此一研究领域教学相长的学术面貌。
二
收入本书的第一篇文章,是我的《徽州文书与传统中国研究》,该文为我历年在复旦大学史地所开设研究生课程“徽州社会史专题研究”上的第二节课之讲稿。该文亦曾以“徽州文书的世界”为题在国内外的不同场合演讲过数次。最早一次是十多年前在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主持(与葛兆光教授等合作)“第二届两岸历史文化研习营──徽州”时的讲题,后曾于2018年1月在北京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2019年10月在法国巴黎中国地方史学术会议以及2021年3月在山西大学民间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云端讲坛系列讲座”上发表,每次所讲,皆根据新见史料及论著做了一些补充,也得到过诸多师友的指教。此外,该文曾刊《上海书评》2022年5月2日,另被译成法文,刊载于法国远东学院华澜(Alain Arrault)教授、米盖拉(Michela Bussotti)博士主编的《远东亚洲丛刊》“中国史研究的新视野?地方社会与民间档案”专辑(Cahiers d’Extrême-Asie 31,2022)。其中提到了徽州文书两次较大规模的发现: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则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特别是1998年以后)。本文集中所收录的论文,或多或少都得益于这两次大规模的民间文献之新发现,故将此文冠于全书之首,以志其来源明其梗概。
我在复旦大学史地所指导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是邹怡,收入本书的《产业集聚与城市区位巩固:徽州茶务都会屯溪发展史(1577-1949)》,原文刊载于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该文细致探究了新安江流域茶业中心城市屯溪的崛起及其发展历程,溯流寻源,叙次详密,揭示了在经济的空间布局中所存在的与制度演进相似的“路径依赖”现象。
吴媛媛本科阶段就读于安徽大学历史系,考入复旦大学史地所后,从我研习“徽学”,她先后于2004年、2007年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此次提交的论文《明清时期徽州民间水利组织与地域社会——以歙县西乡昌堨、吕堨为例》,聚焦于徽州重要的水利设施——堨之管理,分析皖南水权分配与用水额度的纠纷、农业灌溉用水与水碓等经济用水的矛盾,以及不同灌溉系统之间的分水冲突等,揭示了堨务管理在清代趋于日常化、专门化和特权弱化的过程。论文所涉,是徽州具有悠久水利传统的区域,对于今后丰乐河流域综合性的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2005年,张小坡从南京大学考入复旦大学史地所,由我指导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则专攻“徽学”。收入本书的论文《清代江南与徽州之间的运棺网络及其协作机制》,勾勒了江南各地以徽州善堂、惟善堂和登善集三者所构成的完善、有序之运棺网络,分析在其长期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内外联动协作机制,考察此一网络及协作机制对解决旅外徽人的后顾之忧并发挥徽商群体优势的作用等,是研究徽州会馆及相关慈善设施的最新成果。
2006年,李甜从兰州大学考进复旦大学史地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于2013年6月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题目为《丘陵山地与平原圩区:明清宁国府区域格局与社会变迁》。他所关注的宁国府,与皖南的徽州府相毗邻,在传统时代,两地人群结成的“徽宁商帮”闻名遐迩,江南各地的徽宁会馆及其附属的相关慈善组织(尤其是上海的徽宁思恭堂)更是相当著名。因此,对徽州毗邻地区的研究,显然有助于“徽学”研究的拓展。李甜毕业后,曾任职于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协助著名学者张乐天教授收集、整理当代书信史料,在资料库建设方面成绩突出,这使得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在海内外颇负盛名。在此过程中,他特别留心与徽州相关的现代档案文献。2017年,我受聘担任《安徽大学学报》编委会委员。在此前后,作为该刊“徽学”栏目(教育部高校文科学报名栏建设工程)特约主持人,曾多次主持学报的“徽学”专栏。收入本书的《徽州人在芜湖:以20世纪50年代芜湖市总工会资料为中心》一文,即列入《安徽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由我所主持的“社会史专题”。此文从职业选择、行业结构和职业介绍方式等方面,考察了1949年前后旅芜徽商和徽州人的生活变动,揭示了社会主义改造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确立之后旅外徽商及徽州人的土著化进程,以及传统籍贯观念的消弭和徽商群体之最后消失,这在以往的“徽学”研究中尚少涉及,无论是在资料发掘还是论文选题方面皆颇具新意。
与李甜相似,2007年9月至2013年7月,黄忠鑫在复旦大学史地所连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他毕业后,任职于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他于博士学位论文《在政区与社区之间:明清都图里甲体系与徽州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图甲文书,探讨明清时期都图里甲制度的区划形式与运作实态,分别于2014年、2016年荣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的立项资助。目前,他围绕着相关问题所发表的一批学术论文,在学界有较高的评价。收入本书的《明清婺源乡村行政组织的空间组合机制》一文,将历史地理与社会史研究相结合,探讨县以下空间组合,基本厘清了基层社会中保甲、图甲和乡约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并用地图加以形象展示,在研究上富有新意,大大推进了相关的研究。
董乾坤于2012年从厦门大学考入复旦大学史地所,其博士学位论文为《传统时代日常生活的空间分析:以晚清胡廷卿账簿为中心的考察》。此次提交的论文《晚清生员的技术性知识与传统乡村社会》,即源自其博士学位论文中的一部分。在他看来,在传统乡村社会中,处于王朝体系最底层的生员群体,出于谋生和求名的需要,往往将塾师当作首选职业,成为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和王朝权力深入乡村的媒介之一。除此之外,他们还会通过学习各种类书,从而掌握许多在乡村中有着广泛用途的“技术知识”,扩大了收入来源。而这些知识的运用,与他们所处的地方社会密切相关。此文所涉具体而微,对账簿类文书的专题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周炫宇于2014考入复旦大学史地所,2018年1月获得博士学位。他所提交的《近代上海徽馆业的变迁》一文,利用民国时期《申报》和《微音月刊》等报刊杂志中有关上海徽馆的详细记载,探讨近代旅沪徽馆业的变迁,指出:“徽菜的入沪不仅影响了上海餐饮业市场及饮食观念习俗,还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城市多元文化空间的形成。”这是一篇从历史地理角度探讨传统商业与城市空间的文章,也是迄今为止徽馆业研究方面较具学理性的学术论文之一。
何建木是我在复旦大学历史系指导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他以《商人、商业与区域社会变迁——以清民国的婺源为中心》为学位论文选题,在读期间,他通过细致爬梳方志史料,结合徽州文书,对婺源的商人、商业与区域社会变迁,做了多侧面的分析和研究。在此过程中,他还多次前往实地调查,收集文献和口碑资料。此次收入书中的《一个上海徽商的经营及其家庭生活》一文,就是他在2005年采访木商后裔俞昌泰的口述史。在此次口述访谈中,何建木围绕着家乡与侨寓地的网络链条、商业经营活动与家庭生活等三方面进行提问,还参考了民国丙寅《星源西冲俞氏宗谱》、2005年新家谱以及上海档案馆庋藏的木业档案等,广采见闻,考订折衷,以臻信实。此稿经俞氏本人审订,符合口述史之学术规范,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有鉴于此,何建木虽然也有其他研究性的论著,但我仍然觉得该文的学术价值更高,收入书中亦显别具一格。
继何建木之后,陶明选是我在本校历史系指导的第二位博士研究生,他以《明清以来徽州民间信仰研究》为学位论文选题。本书收录的《张王、太子及相关诸神——徽州文书所见民间诸神信仰》,即其博士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文利用了我所收藏的《新旧碎锦杂录》以及未刊资料集等,考察了徽州民间诸神信仰的多重性与复杂性。该文补苴罅漏,质疑求是,以新史料纠正了徽州民间信仰研究方面的一些混乱认识。
叶舟是我在复旦大学历史系指导的第三位博士研究生,他以《清代常州城市与文化:江南地方文献的再发掘及其阐释》为其博士论文选题。如所周知,常州是江南重要的城市,也是徽商活动频繁的场所。叶舟在从事江南史研究的过程中,也兼涉徽州研究的相关问题,发表过多篇相当扎实的徽商研究论文。此次收入本书的《从新馆到高车头:绍兴五思堂鲍氏徽商家族研究》一文,利用家谱及相关材料,探讨鲍氏盐商家族的发展。此一研究,颇为细致地揭示了徽商世族昭著、派衍流长,从祖籍地缘转向新的社会圈的轨迹,以及徽州移民家族对侨寓地社会的影响。
三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还接收过不少博士后。其中,刘道胜于2007年3月开始在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长期关注明清赋役制度与地方社会应对问题,潜心著述,成就突出。此次收入本书的《〈实征册〉所见的清代图甲户籍与村族社会》一文,发掘利用王鼎盛户自雍正至咸丰期间的6种归户《实征册》,并搜集与该户相关的家谱、保甲册和文会簿等文献,相当深入地剖析了图甲户籍之设置、功能及其实际运作,并考察清代图甲户籍与村族社会治理等问题,较此前的研究多所推进。
继刘道胜之后,陈瑞也于翌年进入复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的出站报告题为《明清徽州保甲组织与地方社会》。此次收入书中的《明清时期徽州的宗族与保甲推行》一文,即与当年的研究有关。该文指出:明清时期徽州境内的保甲推行得到了当地宗族组织的支持与配合,具有浓厚的官方背景。明清时期徽州宗族与保甲之间的良性互动,实质上是徽州族权与封建政权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一种反映。此一研究亦以具体而微的丰富史料,涉及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可以与前揭的论文比照而观。
冯剑辉是与我合作的第三位博士后,他提交的论文《明代中期徽州盐商个案研究――〈尚贤公分书〉剖析》最早发表于《中国史研究》。该文聚焦的《尚贤公分书》是明代正德年间两淮盐商吴德振所立的阄书,其中保存了大量明代中叶徽州盐商的珍贵史料。以此为中心,他分析了此一盐商家族的资本规模、增值速度以及土地经营等方面的特点,从一些方面管窥明代中叶徽州盐商的基本状况。此一研究,对于揭示徽商在两淮盐业中优势地位的逐渐形成、徽商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商帮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梁诸英为农史研究出身,于2011年进入复旦大学史地所做博士后,主要从事徽州农业地理的研究。在他看来,迄今为止有关徽州棚民的研究,大多注意到棚民垦殖玉米对当地生态的破坏以及地方社会的禁止性措施,但并未有人对清代徽州玉米经济实态作系统性的整体考察。在这方面,对徽州文书资料的利用还相当有限。有鉴于此,他撰写了《清代徽州玉米经济新探》一文,指出:“在清代徽州农村社会,玉米种植并没有做到令行禁止,玉米实物租大量出现,反映出民众对玉米这一粮食种类的认可。清代徽州玉米垦殖的收益分配方式颇为多样,一些山主通过出租山场可获得大量玉米实物收益。此外,清代徽州地区玉米种植虽然对山地生态有所破坏,但也有促进林木种植的一面,这在以往研究中尚未受到关注。”此文重点发掘徽州文书,主要观点具有相当的新意。
收入书中的最后一篇,是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陶良琴的论文。陶良琴是我在安徽大学指导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她本科就读于安徽医科大学,虽然不是历史学科班出身,但进入徽学研究中心后勤读不辍,从文书标点、整理的基本训练做起,凡遇我所布置的作业,每次都能不折不扣地准时完成。2018年,由我主编的《徽州民间珍稀文献集成》30册正式出版。由于她平素就对妇女史研究抱有浓厚兴趣,故选择其中的汪宝瑜相关书信加以整理和研究。在此过程中,前后标点、整理了十数万字的书信资料,作为其学位论文的核心史料。当年,这批书信经其初步识读之后,由我逐字逐句加以批改。在此基础上,她撰写了硕士学位论文。此次收入书中的《一位大家闺秀的守节生活——以<民国歙县节妇汪宝瑜往来书信>为中心》,便是她根据硕士学位论文中的部分内容修改而成,刊载于《社会史研究》杂志。作者虽初出茅庐,但该文却是她学术生涯中迈出的最为重要的一步,故特予收录以示嘉勉。
四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我在复旦大学先后开设过不少课程,也曾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安徽大学等相关专业研究生授课。特别是在史地所开设的“徽州社会史专题研究”专业课程,始终重视对基本功的训练。在此一课程上,除了讲授我自己的研究心得之外,最重要的部分便是徽州文书的识读训练。在课程学习中,甄选最新发现的文书史料,对研究生展开文献阅读训练,指导他们面对具体、鲜活史料如何开展深入研究。每周一次从原始状态的文献史料入手,识读文字,辨析疑义,补缀成文,经过课堂内外持续不断的训练,选课研究生的文书研读水平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新史料的敏感、对文献史料丰富性的认知。
在指导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中,我始终强调学术为立身之本,注意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热情及创新能力。在我看来,以民间文献为基本线索,应鼓励年轻人前往历史文献所涉的现场,徒步履其境地,奔走于山林田亩之间,在田野中重新认识和解读各类文献。这既可以让他们立足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本位刻苦钻研,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年轻一代对于广土众民之国情的深入了解,在实地走访中知人阅世,于历史发生的现场体会乡村社会的巨大变革,加深对于研究对象的感情,增强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素养,为日后独立开展学术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与本书中的各位作者皆有师生之谊,在多年的相处中,我始终尊重个人的学术兴趣。邹怡毕业留校后,除了修改博士学位论文并出版之外,也申请了与此前积累相关的研究项目。除此之外,他还有多方面的学术兴趣。例如,他所撰写的《民国市镇的区位条件与空间结构——以浙江海宁硖石镇为例》一文,曾连载于《历史地理》第二十一辑、第二十二辑。这篇长达四万五千字的论文,通过多次实地考察,访问了见证当年景象的数十位健在居民,对民国时期全镇日常商业布局做了系统复原。此一成果,除文字叙述之外,分别采用了地图的形式加以展示,以尽可能充分表达单纯文字所未逮的空间信息。该文曾得到明清史前辈王家范先生的赞赏,认为此一研究极大地推进了明清以来江南市镇的探讨。此后,他还花了不少时间,撰写过一篇《1391—2006年龙感湖—太白湖流域的人口时间序列及其湖泊沉积响应》。该文可算是历史自然地理方面的专业力作,曾获第五届“谭其骧禹贡基金”优秀青年历史地理论文一等奖……多方面的研究兴趣,在目前的考核制度下未必讨好,但其研究常能呈现出综合性的学术特色。
在研究生的成长过程中,如何根据个人的特点,鼓励他们勇于挑战学术难题,也同样相当重要。黄忠鑫出自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时代即崭露头角、表现优异。当年,我收集到一批都图文书,深感这批资料对于明清经济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遂希望他从事相关问题的探讨。此后,他从历史地理的角度,以《在政区与社区之间——明清都图里甲体系与徽州社会》为题,从事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他曾深入皖南山区,通过多次的田野调查,在歙县璜尖发现了一批珍贵的徽州文书,后以此为核心史料,撰写并出版了《明清民国时期皖浙交界的山区社会——歙县廿五都飞地研究》一书,从诸多方面推进了历史社会地理的研究。
五
“水云刻刻长流走,寒暑年年自在还”,我在复旦四十余年,年复一年,于象牙塔中送旧迎新……在我的这批学生中,有的目前已脱离了学术界从事其他工作,有的则转换了研究方向,涉足其他领域,但在他们从我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皆能奋然自勉,认真阅读核心史料,深造学识,研精技艺,在此基础上撰写出了相关的学术论文。此次所收聚的论文,皆非潦草成章的浮泛之作,也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上有着或多或少的推进,故而一并收入,作为当年刻自砥砺、日就月将的点滴印迹,亦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徽学”研究的历年成长。
虽然现在普遍提倡团队合作,但我始终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主要还在于个人独立的思考,端赖于每个人内心对学术的基本敬畏以及学问上的默会心解,成就得失自在本心。在我看来,数年的研究生生涯,意静心闲好读书,头脑清醒的求学者重在广拓见闻,陶养性情乃至变化气质,而不必谨乎步趋,时时紧跟导师进退周旋,抑或面对外部诱惑趋时起舞。眼前的这部书,大概可算是我与众多学生合作的第一部著作,书中的每篇论文都是独立署名,且文责自负。今值此书付梓前夕,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想都是过往,我聊述大略,备识本末,以此追溯年华,且作多年师生缘的一种纪念吧。
癸卯岁末于浦东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