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国际援助组织披露,美国政府斥资上亿美元、耗时两月在加沙地带中部沿海所建用于向巴勒斯坦民众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临时码头“基本未完成任务”,最快可能下月拆除。
据《纽约时报》18日报道,这个浮动码头5月中旬建成并投入使用,美方原本预期在9月海水大涨时停用。但一些美军官员告诉相关国际援助组织,码头“可能连最不具挑战性的任务都无法完成”,美方最快可能下月放弃这个项目。
按照这篇报道的说法,码头5月17日正式启用以来,迄今仅运营约10天,其余时间不是因被海浪冲坏而需翻修,就是被拆卸并拖运至以色列以免遭海浪彻底冲毁。码头累计接收的援助物资与整个加沙地带所需相比可谓杯水车薪。
美国中央司令部14日称,码头启用以来共接收3500吨物资,其中本月8日以来承运约2500吨。然而,一些国际援助组织指出,多数物资其实并未送到巴勒斯坦民众手中,平均每天仅7辆卡车的物资经由码头进入加沙地带,但兴建码头的初始目标是逐步达到日均150辆卡车。
国际援助组织使用码头是否安全也引发担忧。码头启用不久后即因恶劣天气而损坏送修。一些巴勒斯坦消息人士指认,码头本月8日重新启用当天,即被以色列军队用于解救4名被扣押人员的突袭行动,包括以方突击队乘坐一辆伪装成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封闭式卡车。美国军方否认码头用于解救行动,但承认以军直升机从码头南边的一片海滩撤离获救人员。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9日宣布,出于安全考虑,再次暂停从这座码头分发救援物资的工作。
美国安全政策改革研究所共同创始人斯蒂芬·塞姆勒撰文指出,这座码头“至少对巴勒斯坦人来说没有用”,唯一“成功之处”,是给美国政府支持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的政策提供“人道主义伪装”。
另据美联社先前报道,码头最初估价约为3.2亿美元,但五角大楼6月初将估价下调至2.3亿美元。
编辑/赵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