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管婴儿周期里,促排卵药物的大量使用在促进多个卵泡发育增加受孕几率的同时,也产生了多种并发症,如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多胎妊娠、卵巢扭转等。其中卵巢扭转作为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统计,卵巢扭转发病率占妇科急腹症的第五位。1890年该病由Sutton首先报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年轻女性多见,常急性起病,因可致卵巢坏死而需行患侧卵巢切除术,严重影响生育功能。
什么是卵巢扭转?
卵巢扭转又称附件扭转,是指卵巢或附件的血管蒂以其本身为轴发生部分或完全扭转导致卵巢淋巴管、静脉血流和动脉灌注梗阻,而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因此卵巢扭转可分为完全扭转和不完全扭转。正常卵巢扭转少见,促排卵治疗后由于卵巢体积增大,多个卵泡发育形成滤泡囊肿,继而形成黄体囊肿,使卵巢呈囊实性改变,比重分布不均匀,成为卵巢扭转的诱因。
IVF-ET 中由于促排卵药物的使用,使卵巢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卵巢扭转的风险增加。超促排卵并发OHSS及妊娠是发生卵巢扭转的高危因素。
发生机制为:
1. 促排卵治疗后卵巢体积增大,输卵管与卵巢系膜延长,卵巢活动度增加,并发OHSS 者卵巢体积明显增大,加之腹水的出现使卵巢活动度加大。
2. 妊娠后卵巢黄体的形成及妊娠后内源性hCG 大量增加,使卵巢体积大于正常生理状态,且持续时间较长。
3.剧烈活动、膀胱充盈突然排空、肠蠕动活跃、妊娠后子宫增大等因素容易引起卵巢位置改变而诱发卵巢扭转。
临床表现
卵巢扭转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患者以突发的下腹部疼痛为主要特点,常局限于患侧。疼痛可以放射到患侧背部或大腿,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可伴低热及白细胞增多。
促排卵后发生的卵巢扭转还有其特殊性,因患者均有促排卵病史,多数并发OHSS,重者出现腹水,使患者出现下腹胀痛以及恶心、呕吐等表现,所以导致卵巢扭转的症状容易被掩盖。促排卵后发生的卵巢扭转多见于注射hCG后,因此对发生OHSS尤其伴有妊娠的患者,当出现腹痛时应当警惕卵巢扭转的发生。
预防与护理
目前保守治疗逐渐替代卵巢扭转的手术治疗。保守性卵巢复位不影响卵巢的功能,无创伤性,较手术恢复更快而具有更大的优势。临床实践保守治疗常用体位和手法复位相结合的疗法,可使大多患者好转,提示此种处理方式的可行性。值得注意的是,复位后应密切观察,如腹痛无明显好转,应必要时行腹腔镜或开腹探查术。
促排卵治疗后突然的体位改变是卵巢扭转发生的主要诱因,因此要做好预防,提高对卵巢扭转的认知,以减少和预防卵巢扭转的发生。
认知干预
在接受辅助生殖治疗期间应有正确的认知,正确对待IVF-ET这一助孕技术,促排卵治疗后,如果在体位改变后突然发生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或肛门坠胀感,应警惕卵巢扭转的发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加强宣教
在取卵术后,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转身、睡觉翻身时动作应轻柔;合理饮食,多进食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避免憋尿,及时排空膀胱且动作要轻缓,以免卵巢位置突然改变发生扭转,如出现急腹痛应及时就近就诊。
END
撰稿:生殖医学科 朱爽
来源: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