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特大暴雨,房山区平均降雨量627.1毫米,持续降雨83个小时,暴雨导致道路积水、损毁严重。5月28日,据北京市交通委房山公路分局消息,在历经抢通、保通、灾后重建阶段等工作后,房山区54条县级以上水毁道路恢复工程已全部完工,为今年防汛工作打下基础。
5月28日,在108国道复线班各庄桥上,北青报记者看到,在暴雨中几乎损毁的桥梁已经重建完成,屹立在大石河两岸。桥梁两侧,新安装的银灰色护栏通过类似螺丝的配件连在一起,可实现拆卸。
北京建工养护集团第七公路工程处项目负责人闫超介绍,此前,班各庄桥有4跨,其中第4跨在暴雨中被完全冲毁。在暴雨后,桥面最高时过水两米,路面被冲毁。新建桥梁将损毁路基挡墙由浆砌片石改为混凝土浇筑,增强了抗冲刷强度,同时,桥体两侧安装了可拆卸护栏。“此前,桥梁护栏不可拆卸,而洪水冲下来时会带来大量碎石杂物,将护栏的空隙堵死,形成一堵‘墙’,不利用行洪。现在,在收到预警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切断交通,再拆掉护栏。”闫超说,以长度209米的班各庄桥为例,拆卸护栏需要2小时左右时间,在收到预警后立即操作,可确保洪水过境时桥梁安全。
像这样安装可拆线护栏的桥梁,在北京市交通委房山公路分局管养的桥梁中,共有31座。北京市交通委房山公路分局养护管理科副科长李旭涛介绍,除此之外,还针对六渡桥、七渡桥等23座桥采取桥梁增加跨径措施,增加过水断面,降低洪水冲击力。
在本次水毁恢复工作中,房山公路分局统筹恢复重建与抗灾韧性提升,在工程设计阶段即考虑提升涉河交通基础设施抗洪能力。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是将损毁路基挡墙由浆砌片石改为混凝土浇筑,水毁恢复道路累计使用浇筑片石混凝土117万立方米,同时加大下挡墙埋深,抬高临河侧路基,全面提升路基抗冲刷能力和道路防灾水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