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与人相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走得太近,怕横生枝节,走得太远,又担心渐生疏离。
特别是当面对一些关键场合时,更容易因把握不好分寸而心生惶恐,陷入患得患失的处境中。
是的,分寸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但说来简单做来却很难。
你会发现,很多时候,越是刻意,越难如意。
何以如此?
我想这跟我们到底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并没有多大关系。
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缺失了一颗平常心。
所以,不管你以放低姿态的形式去做迎合讨好,还是努力彰显锋芒以证明自己的优秀,
结果往往都只会适得其反,画虎不成反类犬。
《菜根谭》中有句话:意所偶会便成佳境,物出天然才见真机。
为人处世,也是相同的道理。
凡是摒弃本性而为的事,必然难入佳境,更谈不上赢得他人真正的认可和欣赏。
换而言之,我们和所有人的关系,本质上都是与自己的关系。
只有当你能够平视自己,不卑不亢,你所呈现出的状态才是内外一致的平和与坦荡。
也只有你愿意相信自己,相信好事的发生,你所吸引到的,才会是你所期望的。
古语有云:大道至简,繁在人心。
看起来,人际交往的技巧有很多,但最能打动的人心的,永远是那些接近本质的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越是成熟的人,相处起来给人的感觉越是落落大方。
他们有底气接纳自己的不足,也有勇气面对自己的欲望。
对于该争取的机会,懂得当仁不让,不畏手畏脚,妄自菲薄;
反之,对于失之交臂的人与事,再好亦做得到当放则放,不强人所难,自命不凡。
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情境下,都能坚守立场,永远保持独立思考的能而不随波逐流。
无论和谁在一起,都能摆正位置,永远不会在过度张扬中迷失方向,更不会因任何人的轻视而自哀自怨。
事实上,当你不再活在别人的标准里,只忠于自己,为自己而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你自然就能找到与人交往最舒服的姿态。
那时的你,举止从容,清澈明亮,有为有不为,知足知不足,自尊自信且自由。
就像作家刘同所写一句话:
“你笑着站在那里,不卑不亢,以至于路过你的人,也都纷纷微笑起来。你会活得很好,就像一场春后雪,也像一阵夏雪诗。”
作者简介:念念,80后女子,念念沐心主笔,可文艺,也可理性,坚信只要念念不忘,岁月必有回响。公众号:念念沐心(ID:nnsg1021)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