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人水利”中,汉江创造了彪炳史册的水利奇迹——被世界灌排委员会确认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汉中三堰”,就是古代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典范。
“汉中三堰”是依托汉江上游两条支流褒河、湑水河而建的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山河堰渠首位于汉台区河东店褒河谷口,沿河自北而南共有4堰。第一堰在褒城北1公里处,于鸡头关下筑堰截水,东西分流,堰废已久,地面遗址无存。第二堰名柳边堰。位于褒城县东门外,堰长320米,底部贯以木桩,卵石垒砌。第三堰在第二堰下游约1公里处,左岸引水,渠长近10公里,灌田1.5万亩。第四堰在第三堰下游1.5公里处,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修建,聚石作堰,右岸引水,灌田3100亩。
山河堰驯服了奔流的褒河水,发展了汉中盆地的农业,尤盛于两宋元明清,沿用至民国。之后,修筑了褒惠渠,再到今天的石门水库,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五门堰,位于城固县桔园镇湑水谷口右岸。湑水河是汉江在秦岭南坡的一条主要支流。从周至县流经洋县、城固而入汉江。截湑水河水而灌溉农田。因堰首横列五洞进水,故称之“五门堰”。五门堰灌区建有“九洞八湃”及“三十六处水口”,其工程设计、建造技术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相传建于西汉末年。北宋年间,城固县令重视水利,相继扩建,灌田达3000余亩。直到元明清增开渠道、加修石渠,灌溉面积达五六万亩之多。1948年,湑惠渠建成,取代了“五门堰”。
杨填堰,位于湑水河中游段左岸。何时建成,已无从考证。后因宋代洋州知州杨从义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改造,灌溉洋县、城固两县的5000余亩农田。为纪念杨从义的功绩,故名杨填堰。后元明清各朝,均对杨填堰进行了整修和扩建。1948年,杨填堰纳入湑惠渠。1991年至1995年间,党和政府将杨填堰引水枢纽改建为固定堰堤,加固修砌干渠,使灌溉面积稳定到万余亩。
“汉中三堰”自创建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经过历朝历代的修缮保护,至今仍在发挥着灌溉、防洪、抗旱、旅游等综合效益。
“一江清水送北京”“引汉济渭”,从古代的汉江泽被两岸人民,到新中国成立后,汉江不但惠及三千里江岸的千百万百姓,还通过“南水北调”中线枢纽下京津、穿越秦岭到达关中和渭北而达济四海。
“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战略工程。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后,形成了东、中、西三条线路调水方案,干线总长4350公里,涉及人口4.38亿人,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其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
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终点是天津;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大型水利枢纽——丹江口水库引汉水,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引水,自流到河南、河北、北京、天津;西线,将通天河(长江上游)、雅砻江(长江支流)、大渡河用隧道方式调入黄河(西北地区),解决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6省的缺水问题,分三期实施,规划已于2001年通过审查,仍未进入基建审批程序。
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构成了“四横三纵”布局,解决了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短缺,有效实现了中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东西互济。
为京津地区人民提供安全、健康的汉江之水,是汉江的水德达然。丹江是汉江在秦岭南坡的最大一条支流,发源于秦岭主脊凤凰山东南侧。中线输水全长1421公里,其中引水渠首至北京1267公里。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汉江水源,既缓解了京津城市水资源短缺,又改善了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还实现了华北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截至2023年12月,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9年来,累计调水突破670亿立方米,向沿线50多条河流湖泊生态补水超过百亿立方米,并成为沿线4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的主力水源;中线工程令京津冀豫四省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08亿。
让汉江之水从南端穿越秦岭,到达秦岭北麓,最终接入关中地区的供水系统,实现长江和黄河在关中大地“握手”,是上善之水汉江的又一美德使然。
这项列入“十三五”期间国家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引汉济渭”工程,是将长江最大支流的汉江之水穿过近百公里的秦岭隧洞,最终补给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从陕南汉中市洋县、佛坪县的汉江流域,调水至关中渭河流域,解决西安、咸阳、渭南、宝鸡等4个重点城市,以及西咸新区5个新城,渭河两岸长安区、临潼区、兴平市、富平县等11个区县和渭北工业园区的用水需求,受水区域总面积达1.4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1400余万,改变了小型、分散、自成体系的供水状况,增强了关中和整个渭北城市的供水抗风险能力。2023年7月,历经10余年的建设“引汉济渭”工程已正式向西安供水,实现了关中乃至渭北城市群的供水安全。
文/楚建锋(教师、杂文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