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内容精彩 你在乎作者是AI吗?
澎湃新闻 2024-04-01 13:46

在探讨人工智能与文学创作的交汇时,一个引人注目的新闻故事浮现在我们眼前。

2024年1月,日本第170届芥川文学奖揭晓——33岁的作家九段理江,凭借《东京都同情塔》(Tokyo-to Dojo-to)赢得这一殊荣。在获奖感言中,九段理江透露,她的小说中约有5%的内容,是完全由人工智能ChatGPT生成的,并且是“原汁原味”一字不差地使用,没有任何修改。她补充说,自己会向ChatGPT吐露一些“永远不会对任何人说”的想法,并且“计划继续在小说创作中利用人工智能,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这一披露立即在文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掀起了有关人工智能在创意写作中所扮演角色的激烈讨论。作为一个备受瞩目的文学奖项,芥川文学奖的评选一直被认为是对作者独创性和文学才华的肯定。然而,九段理江的获奖作品中居然融入了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这不仅令人质疑她的作品的原创性,也引发了一个更广泛的问题:在这个由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渗透的时代,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原创性和创作者的身份该有怎样的新认识?

在社交平台上,对此事件的反应各异。一部分人表示,九段理江使用人工智能,令她的作品《东京都同情塔》更加引人入胜。也有人认为,这种依赖人工智能的创作方式对那些坚持传统写作的作者构成了不公平的竞争,或许会降低人类独立创作的价值和地位。

那么,亲爱的读者,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如果一部文学作品内容足够精彩,你是否真的在乎其作者是AI还是人类?

在传统的文学创作中,原创性一直被视为作品的核心特质。它跟作者的独特视角、个人经历和内在情感密不可分。然而,当AI走进这个领域,情况就变得有点像是从一场独奏变成了合唱。文学作品不再完全是出自一个人的脑袋,还可能融合了算法和数据的力量。作品开始带有算法的味道,而不仅仅是人类情感的香气。这种情况下,作品的“人性”和“原创性”成了需要重新定义的概念。

在人工智能的协助下,九段理江的创作过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人类努力,而是成为人机协作的产物。想象一下,一个是充满情感和创意的人类,一个是处理能力超强、逻辑严密的机器,他们坐在一起,互相啃着铅笔,讨论着下一句该如何铺开。在这个过程中,AI不只是个打字机或笔记本电脑,它更像是一个合作伙伴,参与到创作的每一个环节。

这种协同既包括人类的感性和创意,也融入了机器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在这种模式下,请告诉我:当一部小说让你笑中带泪,你会在意是谁在幕后掌舵吗?就像在美食前争论是机器人还是大厨做的这道菜——只要好吃,谁还管它来自哪里呢?

这种前所未有的创作模式,对文学作品的作者身份也提出了新的定义和挑战。如果未来某天AI自荐参加作家协会,我们该如何应对?当人机合作成为新常态,AI贡献的内容是否应该被视为作品的一部分?那些由AI独立创作的段落,我们能否将其视为独立的创意产物?由AI生成的部分是否能够被认定为具有独创性?或者,我们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人类创意思维的延伸和扩展?

此外,如果AI在创作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人类作者的身份又该如何定义,作品的著作权又该如何界定?这些问题不仅是对传统文学理论的挑战,也对版权法提出了新的考验。毕竟,我们现行的版权法律框架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问世之前制定的,面对AI参与文学创作的现实,它们似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面对AI参与文学创作的现象,我也询问了身边的一些朋友,观点各异。有的人担忧,AI的参与可能会削弱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和创作的独创性。毕竟,文学作品被赋予了表达人类情感、思想、经历的重任。他们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这些,似乎是冰冷的算法难以触及的领域。

著名作家萨尔曼·鲁西迪也对AI创作持批评态度。据媒体报道,他曾对模拟其写作风格的AI不以为然,称其为“彻头彻尾的废话”。他还幽默地加了一句,“任何对他作品略有了解的人,都能立刻辨认出,这样的文字绝不可能出自我的笔下”。

另一方面,也有一位朋友看到了AI加入文学创作所带来的全新视角和机遇。在他看来,历史上总有人担忧新技术会破坏传统艺术的纯粹性。就像过去有作家坚称,不用笔墨就不能创作。若能够穿越时空对话,我们可能会发现,古人认为只有手写作品才算是真正的创作,对印刷技术也嗤之以鼻。但是,从古代的毛笔书写到现代电脑打字,再到未来可能普及的AI辅助创作,这一切的变化,其实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创作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我们应该更注重作品本身的质量,而非纠结于创作手段的变化。那些拒绝接受新技术的作家,可能会逐渐被时代淘汰。

他引用了科幻作家科利·多克托罗(Cory Doctorow)的一段话,来证明他的观点。“铁匠在啤酒中洒下眼泪,悲叹自己没有办法在铁路时代卖马掌,但是这并不会使他们的马掌更受欢迎。那些学习变成机械师的铁匠才会保住自己的饭碗。”在AI的辅助下,文学创作可能会迎来前所未有的灵感和表达方式,从而丰富我们的艺术世界。

与萨尔曼·鲁西迪的保守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科幻作家刘慈欣在2023年的中国科幻大会上发表了前瞻性的观点。他预言,“早晚会有一天,人工智能可以代替科幻作家或其他作家。”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人们常说人工智能没有人的灵魂、人的感受,这不过是一个自我安慰。人自己的灵魂、感受,也是很多神经元细胞连接成复杂系统后涌现出来的。”

刘慈欣进一步说明,“未来科幻作家不会彻底消失,但会沦为非主流,类似于现在的皮影戏。”在未来,人类的科幻创作仍将持续,但主流的关注点将转移到由AI创作的“大片”上。

刘慈欣的洞察不仅挑战了关于创作本质的传统观念,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AI技术的介入不仅是当下文学创作的一个新现象,更是对未来文学趋势的一种预示。传统文学风格和流派是人类作者的经验、情感与世界观的反映。随着AI能力的扩展和增强,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通过分析和学习大量文学作品,它不仅能辅助编辑草稿、调整风格,还能模仿特定作者的笔触。甚至,AI还可能突破人类固有的思维模式,展现全新的语言组合和叙事结构,孕育出全新的文学风格和流派。这种新视角可能会展现出独特的语言搭配和叙事结构,探索人类作者尚未触及的主题和领域。

另一方面,AI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还预示着作者与读者互动方式的革新。想象一下,未来的作者可以借助AI深入洞察读者群体的偏好,创作出更加符合读者期待的作品。传统上,文学作品一经完成就是固定不变的,但AI技术使文学作品从一成不变的状态转变为动态、互动的存在。例如,基于读者的反馈,AI可以实时调整故事情节,创造个性化的故事分支。或者,根据读者的阅读喜好,生成个性化的定制内容。这种新型的互动式阅读体验,将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和多元化。

此外,AI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打破文学创作的传统边界,预示着跨文化和多语言文学作品的新时代即将到来。随着AI在语言处理和翻译领域的能力不断增强,文学作品能轻松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文学交流与共鸣。这不仅让各种文化背景下的读者有机会欣赏到更广泛的文学作品,也为作家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创作灵感。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能会见证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学景象,从辅助写作到互动式阅读体验,再到跨文化交流的推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或许需要重新思考文学的本质,以及人类在这个日益由机器智能定义的新纪元中的角色和地位。

《东京都同情塔》的事件不仅是一起孤立的案例,而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迫使我们重新审视文学创作的本质,以及人工智能在这一古典艺术门类中所能扮演的角色。它向我们抛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这个技术驱动的新时代,我们对文学的理解和期待究竟发生了哪些转变?

最后,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如果内容精彩,我们真的在乎作者是AI吗?或许,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简单。它不仅反映了我们对技术的态度,也更深层次地触及了我们对艺术、创造力和人性本质的深层思考。在这个由人类与机器共同编织的未来中,挑战也好,机遇也罢,我们共同面对的将是对这些复杂议题的不断探索和理解。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AI参与创作是劣币驱逐良币吗:AI绘制的绘本登上新书热榜 读者评价褒贬不一
解放日报 2024-09-13
番茄小说要求作品用于AI训练遭联合声讨,AI写作影响有多大?
澎湃新闻 2024-07-24
AIGC成年度网络文学新热点 厘清争议助创意加速“结果”
科技日报 2024-03-22
生成式人工智能崛起,对网络文学影响几何
光明日报 2024-03-16
网络文学呈现“国潮热”
光明日报 2024-03-04
AI会取代网络文学创作者吗?中外作者:交给时间吧,看最后谁对谁错
封面新闻 2023-12-08
15国网文作家圆桌讨论 碰撞出了哪些思想火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6
麦家:文学与科学互相滋润 同促人类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3-11-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