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是古都的“龙脉”、城市的脊梁,它不仅是城市东西对称布局的空间之轴,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间之轴、文明之轴,同时,也是音乐之轴。4月6日晚,北京交响乐团将携手著名指挥家、作曲家谭盾,与多位知名艺术家登台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中轴龙脉的钟声》特别策划音乐会,着眼于“时辰”的变换,随着星移物转,时间与自然的联动变迁,体现中轴线独特的音乐律动。
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就深受北京城市文化的滋养,在这座古老而现代的都城度过多年时光。他是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在北京读大学和研究生,前前后后在京学习、生活、工作了十余年。北京的一草一木,一街一巷,从大街上的春,到胡同里的秋,无论他身处何地,中央音乐学院鲍家街43号原醇王府大院,总是常常出现在他脑海,那是他与北京中轴线永不忘怀的灵魂羁绊。在北京的十余年中,谭盾喜欢去什剎海听钟,去石景山听风;他喜欢去天坛回音壁,听皇穹宇院的密语;也喜欢在殿前丹陛,听象征“天、地、人”的“三音石”的回声。当他还在读大学二年级时,就应香港导演李翰祥先生邀请,在故宫创作《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这两部电影的电影音乐。那时,谭盾才20岁。如今回想起来,一位20岁的年轻人,写出《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这两部大体量的电影主题音乐和主题配乐,主要得益于他当时对于中轴龙脉文化的学习,也依托于他对“一线一城”的历史文化的追溯和采风。
本场音乐会中,谭盾会将他对北京中轴线的多年思考与感触,转化成音符,通过对时辰的演绎,为观众呈现“一线一城,中轴龙脉”的当代写照。他将用钟声表现时辰的概念,借故宫的钟声叩响悠远历史之门,连接过去与未来。
音乐会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时辰篇”开启一日之晨。北京交响乐团铜管四重奏,中央民族乐团团长、首席琵琶演奏家赵聪共同联袂,在北京中轴线上选取5个时段5座地标建筑:永定门、午门、景山、鼓楼和紫禁城音乐厅(中山公园音乐堂),演绎由谭盾最新为该主题概念创作的作品《北京中轴龙脉之钟》。
第二部分“交响篇”将在傍晚拉开序幕,谭盾联同国内外著名艺术家和北京交响乐团,在紫禁城音乐厅(中山公园音乐堂)为观众带来一场写意建筑历史、对话天地未来的精彩音乐会。音乐会上,从故宫传出的远古之声将与建筑的线条交织,古老的京剧艺术将与西方的钢琴对话,小提琴会奏响京韵的狂想,而在音乐会的最后,观众将随着交响乐走到中轴线的最南端——永定门,伴随着“马可波罗到北京”的旋律,重走中轴线。
本场音乐会名家汇聚,北京交响乐团将在著名指挥家谭盾的执棒下,与中央民族乐团团长、首席琵琶演奏家赵聪,国家一级演员、京剧青衣名家肖迪,荷兰钢琴家拉尔夫·林纳德·范·达特,以及青年小提琴家汤苏珊共同合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