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短剧受到广泛关注,也成为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
微短剧是指单集时长短于传统电视剧、制作成本较低、主要以手机小屏方式传播、网络达人参与制作的一种新型影视形式。《2023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了267.65%。
微短剧为何火爆?是“网红”还是“长红”?如何解决题材重复、制造粗糙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微短剧或为未来影视和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趋势,成为拉动消费尤其是文化消费新的增长点。
北青报:为什么会关注到微短剧这个话题?您有看过哪部微短剧吗?
张颐武:微短剧最近确实很热门,已经成为了一种广受欢迎的新的文艺形态,尤其是受到年轻人欢迎,还火到了海外市场。我比较关注,也看过一些作品。虽然微短剧目前还没有出现像电视市场那样影响广泛的作品,但已经有了一些比较知名的作品,比如《赘婿无双》、《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锁爱三生》等等。
北青报:您认为微短剧火起来原因是什么?
张颐武:微短剧多是一种情节相对完整的连续剧集,同时也具有短视频相对精短的特点,在互联网平台播出,特别是适合手机竖屏方式观看,影响力还是很大的,有些能切合年轻人的许多期望或者想象。
北青报:您观察认为,微短剧会继续发展下去,还是只会成为大家一阵风的追逐?张颐武:目前看,微短剧其实找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运作模式,它基于互联网短视频的大量经验,也基于这些年影视发展的一些经验,做出了一个新的品类。这个品类还是有很强生命力的。
2023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已经接近400亿,出品数量很大。除了国内,它在国际市场也受到欢迎,形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可以说,微短剧发展迅猛,契合了当下的受众需求,是未来影视和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
从微短剧现在发展的速度来看,我认为它会成为影视行业新的增长点,对拉动消费尤其是文化消费来说会是“新赛道、新空间、新可能、新路径”。
北青报:微短剧在火爆的同时,也有很多观众边看边吐槽微短剧,比如剧本套路重复、制造不精良之类的。您怎么看?
张颐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题材重复,同质化严重,大量剧目集中在一些网络文学的固定题材中,缺少创新的作品。在制作上来说,因为成本不高,制作比较粗糙,整体质量不高,缺少突出的佳作,价值观也存在局限。另外,这个行业本身也存在相当多的不规范的现象,盗版、抄袭等时有发生。行业还处于初创高速发展阶段,行业协会和相关管理机制都有待健全。微短剧的发展现在也缺少正面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快速逐利倾向比较严重。
北青报:您有何建议?
张颐武:首先是要加大对于微短剧发展的支持和引导。比如设立专门的微短剧的奖项,举办微短剧的较高规格的评奖,奖励优秀作品。将与影视相关的基金激励机制引入微短剧领域,对于优秀的微短剧给予基金支持。还可以举办微短剧剧本征集等活动,促进剧作的品质提升等。
对微短剧的企业、人才和平台等相关方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比如对相关从业者强化培训,鼓励影视、短视频等方面的企业和人才进入微短剧领域等。
当然,也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加强监管。其实现在管理部门已经非常重视微短剧的发展,已经在制定相关法规,并就其突出问题进行过多次整治。建议对于微短剧整体行业管理可建立专门的机构,促进相关行业协会的建立,就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进而促进行业自律和不断提升。
还有一点,对于目前微短剧在出海和国际化,也可以增加激励措施,提供更多支持,支持举办相关的国际性的微短剧的展映展播或微短剧的国际性的活动,让微短剧的海外发展更为顺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周超
校对/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