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猪企漫长“寒冬”:10家亏超247亿 存栏跌破4100万头或非周期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2-03 16:02

随着温氏股份(300498.SZ)业绩预告的发布,主要生猪养殖类上市公司的成绩单全部出炉。

在牧原股份(002714.SZ)近13年首次年报亏损的背景下,过去的一年全行业陷入亏损。以申银万国划分的生猪养殖板块作为观察对象,10家样本公司2023年主营业务无一盈利,扣非后利润亏损总额达到247亿元至291亿元。

同期,以上公司平均亏损达26.8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33%。这背后是去年依旧过剩的供需关系,使得猪价长期在成本线下方运行。

以最具成本优势的牧原股份为例,该公司2023年生猪养殖成本为15元/公斤,而其销售价格除了3月与成本持平、8月和9月高出成本线以外,其他9个月销售均价均低于15元。

需要指出的是,过去几年牧原股份产能不断增长,去年公司出栏量已经超过6300万头,相当于上述其余9家公司的总和。

面对上述极高的基数、低迷的猪价,牧原股份去年出栏增速开始放缓,全年仅增长4.2%。

相比之下,生猪销量排名靠后的5家中小型养殖企业,去年出栏增速平均值则达到了57.9%,两类企业呈现出了明显不同的变动趋势。

扣非利润无一免亏

早在去年四季度,全行业陷入亏损就已成定局。

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1月初的报道指出,2023年四季度,牧原股份10月、11月、12月生猪销售价格分别为每公斤14.52元、13.7元和13.42元,逐季度走低。

另据该公司给出的成本数据,其10月、11月公司商品猪完全成本为14.9元/公斤,明显高于上述销售价格。

按照当时的条件,如果12月公司成本保持不变,伴随着商品猪销售价格的走低,牧原股份2023年四季度亏损金额是呈现逐季度放大的趋势。

按照当期生猪销量、出栏均重按照120kg标准估算,公司2023年四季度亏损金额将达到21亿元。

“2023年1~9月,净利润亏损16.79亿元,其中养殖业务板块亏损11亿元左右,屠宰肉食板块亏损6亿元左右。”牧原股份去年10月下旬在接受机构投资调研时表示。

加上四季度生猪业务的亏损,公司2023年养殖业务亏损额预计会超过32亿元,再加上前三季度屠宰肉食板块的亏损,公司整体亏损金额约为38亿元。

最终,该公司1月底披露的业绩预告结果为,全年预亏38亿元至46亿元。

其多出来的8亿元亏损,可能来自于2023年12月公司实际成本环比0.4元/公斤的上涨,以及公司计划对消耗性生物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等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上述猪企而言,几乎没有公司成本比牧原股份更低,后者就如同一道分水岭,只有牧原股份扭亏,其他同业公司才有盈利的可能。

在牧原股份至少亏损38亿元的背景下,其他生猪养殖企业主要业务全军覆没。

至于唯二利润为正的*ST正邦(002157.SZ)、新希望(000876.SZ)也仅仅是账面盈利,主要是受到非经常性损益的带动,扣非利润依旧亏损,并不能反映其真实的经营情况。

前者是因为实施以股抵债,产生重整收益预计约175亿至185亿元,后者则是白羽肉禽与食品深加工业务引进战略投资,带来了51亿元~52亿元的利润正向拉动作用。

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传统四大龙头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ST正邦,以及近两年出栏量增长明显的天邦食品等样本公司全部亏损。

统计数据显示,前述申万划分的10家生猪养殖企业,2022年扣非后利润平均数为4.94亿元,2023年扣非后利润平均值则转为亏损26.88亿元,同比降幅达533%。

与以上头部公司相比,年出栏量在400万头以下的中小型养殖企业,去年利润降幅更为明显,东瑞股份、罗牛山和新五丰当期利润降幅(按预告利润增长上限计)超过上述行业均值。

上述规模稍小的企业利润降幅更大,与其2023年的逆市放量关系密切。

比较出栏量数据可知,牧原股份等5家头部企业去年生猪出栏量增速平均值为19.5%,剔除唯一下降的*ST正邦后,出栏量增速均值为33.2%。

新五丰等规模稍小的养殖企业,同期出栏量增速均值则高达57.9%,其中新五丰、巨星农牧增速更是达到75%。

在去年卖得越多、亏损越大的市场环境下,上述出栏量逆市增长的养殖企业,利润下降幅度更大。

存栏跌破4100万头就是底?

主营业务的改善,无非是降成本、提高销售价格两条路,只是近几年头部养殖企业降成本似乎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期。

比如牧原股份,受到饲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该公司2020年至2023年的完全养殖成本分别为每公斤15元、15.7元、15元。

“个别子公司的养殖成本可以做到14元甚至更低,但是同样有16元或者更高的区域,所以将公司成本拉平之后,对公司整体成本水平的带动就不明显了。”某头部养殖企业人士近期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交流时指出。

在成本端保持刚性的背景下,后续养殖企业只能寄希望猪价尽快脱离周期底部。

对此业内最为关注的一个指标,就是代表供给侧总产能的能繁母猪存栏量,何时能够跌破41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产能得到明显去化、供需关系平衡后,猪价才有反转的希望。

只是,产能区划的过程并非十分顺利,2022年猪价的反弹拖慢了行业产能区划的速度,直到2023年行业陷入深度亏损后,产能去化才有明显进展。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末上述母猪存栏量为4390万头,到2023年末时已经降至4142万头,全年减少5.56个百分点,年末存栏量也已十分接近于上述正常保有量。

不过,以上数据只能作为参考,因为近两年整个生猪行业已经发生巨大改变,比如母猪生产能力的提升。

“之前母猪一胎可以生产10只左右,现在生产11只的情况十分普遍。”上述养殖企业人士表示。

这也可以从数据层面获得验证。广发期货、涌益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窝均健仔数在9到10.5头之间波动,2022年初开始该指标持续走高,到2023年下半年时曾连续多月维持在11.5头左右;2023年四季度产房存活率数据虽然环比回落,但是整体也处于2020年4月以来的高位。

2022年大规模入场的二次育肥(将出栏的猪再加以育肥以获取更高的出肉率),则会显著增加生猪的体重。

对此上述人士介绍称,“这是一种短期投机性行为,比如看好未来一段时间猪价便可能外部采购进行育肥,将原本250斤的出栏体重进一步育肥到350斤。”

这意味着,近两年生猪的实际供给,很大概率会高于4100万头的名义产能。

如果还盯着4100万头的存栏数据不放,认为跌破该数据后猪价就会触底反弹,与刻舟求剑无异。

也正是基于以上改变,业内有观点认为,可能需要能繁母猪存栏量跌到3900万头或者3700万头,甚至是更低水平供需关系才会真正逆转。

此外,规模化养殖占比提升也会成为制约产能快速下降的因素。

同样采用上述10家样本公司数据,经统计,2022年、2023年其生猪出栏量合计为1.12亿头和1.29亿头,占当期全国生猪出栏量的16%、17.75%,2023年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近2个百分点。

相比于中小型企业,上市公司融资能力无疑更具优势,在周期底部承受亏损的能力更强,产能去化速度更慢。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A股猪企景气周期变化:强修复叠加弱预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1-11
猪周期反转 机构喊出188亿元利润预测 牧原股份要回巅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7-13
猪价回暖 二季度上市猪企盈利有望改善
证券日报 2024-05-21
温氏“谨慎” 猪价下跌连亏三年后 2024年养猪增速或放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2-29
养猪真不赚钱!牧原股份年度首亏,杀一头猪倒贴70元
中新经纬 2024-01-31
主动去产能 生猪行业周期探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1-10
猪价为何又现“跌跌不休”,未来猪价走势如何?专家解答
经济日报 2023-11-12
半两财经 | 4家猪企上半年业绩全预亏 牧原股份预亏上限32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