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竖屏电影《烟火人间》1月13日上映了。旺盛又鲜活的生活气息异常动人,日前,影片在南京举行映后见面会,导演孙虹与南京影评人对谈。
《烟火人间》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次社会实验和一场视觉盛宴。
对很多观众来说,在电影院的大银幕上看手机短视频,到底是怎么个看法呢?踏进电影院前,记者也有这个疑问。
当电影上映,疑问自然就解开了,电影将大银幕切割成均等的五份,也就带来了五个竖屏,根据剧情进展和画面需求,大银幕上会出现一个竖屏或两个竖屏,或者五个同时出现,当五个竖屏同时出现,既可以服务于一个大场景,也可以是多个不同素材的同时呈现。
有观众点评说,每一个竖屏都仿佛是一扇窗,让我们窥见了那些常常被忽视,却在生活中默默奋斗、熠熠生辉的平民个体。
那就要说到这部纪录电影的内容了。
它是从5万多条素人生活素材的短视频中,选择了500多条进行二次剪辑而形成的,按照“食、衣、住、行、家”五个篇章排列。
呈现的人物有水稻种植户、跑船人、纺织女工、长途货运司机、建筑工人、挖掘机师傅等,这些普通人的生活点滴生动地呈现在大银幕上,生活气息活泼地扑面而来,呈现了奋力拼搏的当代中国人群像。
由此可见,这509位普通人都是本片的“导演”,他们主动记录生活的素材也提供了另一个维度的真实,这些鲜活逗趣的故事充满了烟火气的幽默,镜头涉及黑龙江、广西、河北、新疆、西藏等多地山水风貌,曾经的新闻故事,插秧、砌砖、喂鸬鹚、摘棉花和吃团圆饭、穿汉服、走亲访友等日常劳动与生活场景——
建筑工人利用休息时间在工地上练习“体操单杠”,在泥水中摔倒千百次,练就了一身不逊于健身房教练的腱子肉;挖掘机司机“炫技”,把手机放在地上,操纵挖掘机的“手臂”精准按下手机按键;田间种水稻的农民,对着丰收的稻田大手一挥,霸气宣称“这是我打下来的江山”……
而且,这部电影的情节,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连贯叙事,而是以一种散文诗的方式,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职业的人们的生活瞬间巧妙地串联起来。
比如,最后一个篇章“家”,回家过年,家是年的方向,也是心的方向,在这个篇章,从开始很难买春运的火车票,到挤上春运火车,到享受和亲人团聚的时光,在短视频的海洋中,主创团队打捞下真实温暖的瞬间。
看完全部5个篇章,你会发现,镜头下的人生,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无数个平凡的“我们”,构成这烟火人间的底色。这些视频素材大多采用自拍或旁观视角,尽管声画技术有些粗糙,却有着源于生活不加修饰的真实质感。观众在大银幕上看到货船从岸边摇摆着滑入水中、水泥工用抹刀写出笔力遒劲的大字、塔吊周围的云霞、刚冒出嫩芽的水稻等真实的视觉“奇观”。
《烟火人间》导演孙虹跟南京观众畅谈时,谈到了创作初衷,她希望,普通人也能被看见、被记住、被珍视。“虽然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曲折,甚至面对生命的苦难,但是我们在苦难中不失生而为人的勇气,在爱与被爱中审视人生的美好”。
孙虹说:“《烟火人间》就像一面镜子,让你在有点陌生的世界里找到熟悉的自己,感受到充满希望又热气腾腾的人间。正如片尾曲《人间值得》所写到的:后知后觉的,我们长大了,会面对那些苦涩,也会唱温柔的歌。”
文/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