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门头沟区斋堂镇沿河口村村民魏强正在忙活装修,为过年做准备。在去年的“23·7”极端强降雨中,沿河口村受灾严重,根据灾后重建政策,全村要搬迁到老村东南侧200多米的新址。首批重建房于1月17日交付,17户村民收房。到本月31日,全部96套新房将完成交付,沿河口村的乡亲们将陆续搬进新居。
“这个速度让人意想不到,抓紧干,春节的时候就能在这儿包顿饺子。”站在新家里,看着稍显杂乱的施工现场和正在画柜子草图的装修师傅,魏强心情不错,拉着记者来到屋外,回望已经盖好的二层小楼,这位中年汉子脸上露出淳朴的笑容。
顺着他的手瞧,青灰色的外立面透着大方,二层小楼又显得很洋气,一旁的院墙由大小不一的石块、砖瓦填充而成,尤为引人注意。
“这些都是老村的砖头、瓦,和洪水冲下来的石头,我们在盖房时就地取材,既是节省,也是留住记忆。”斋堂镇组织委员李笑晨解释说。
工地不时传出器械作业声,魏家左邻右舍也在加紧施工。尽管整体工程已进入尾声,项目负责人之一吴浩仍要每天巡视工地,叮嘱工人,也和收房的村民聊聊天。从去年11月底进场开工,近两个月时间里,他已经和村干部、村民们成了熟人。
“这房能盖这么快,多亏了你们的‘高招’,别看还没装修完,可比俺家老房气派多了。”看见吴浩,魏强赶忙打招呼,而他口中的“高招”,正是装配式模块房。
“通俗地说,就是房子在工厂已经盖得差不多了,只需要运到现场,进行组装就可以。”吴浩解释说,装配式住宅是一种比较新的施工建设方式,相比传统建造工艺,更结实、安全,可以根据设计需求,灵活组装,建设时间大大缩短,施工也不受天气影响,非常适合受灾重建村项目。
“春节前部分房屋将具备入住条件,我们将为村民提供更细致的帮助,让大家尽早完成装修,早日搬进新家。”李笑晨说。
远观项目工地,一座座二层小楼错落感已初现,楼与楼之间,则散落着20多棵核桃树。据村支书唐巨轮透露,这些多是老树,此次整村搬迁的新房,就是特意围着老树建的。
“我们不仅着眼当下,更关注村子未来的发展,在留住乡愁的同时,也将这些老树纳入村子文旅产业当中。”他说。
沿河口村位于京西腹地,距离北京市区超过100公里,驱车前往单程约3小时,是典型的深山村,共有村民96户。小村因明代所建长城遗址闻名,在村内,举目即可望见两座箭楼遗址。
“重建时,特意为每家都留了朝向主街的门,就是为发展有长城元素的精品民宿做准备。”
李笑晨说,根据村民意愿,有20多套安置房可流转到村集体,进而由村集体引入社会资本整体运营。
未来,这个“不起眼”的深山小村将成为一个可在核桃树下看星星,石头村里观山景的精品民宿村。
“大伙一起努力,化危为机,将来错不了。”深山的冬日仍冷,可魏强的话,温暖着施工现场每一个人的心。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