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 | 以法治之力护航首都高质量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0 07:26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首都各项事业的总要求。法律是保证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最稳固的基石,纵览2023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和监督工作,年初设定的各立法项目接续推进,监督工作扎实进行,其中最为耀眼的关键词正是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即将出台,以科技驱动,积极探索首都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草案)》提交一审,彰显北京对外开放的态度与诚意,持续构建北京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促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报告,用监督写“活”林下文章;《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条例》表决通过,为高质量发展增添绿的底色;聚焦重点难点,围绕“两区”建设“一条例一决定”开展执法检查,助力构建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正以民主法治之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立法篇

围绕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立法 经济发展实现“加速度”

立法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任务与职责之一。在2023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中,多部法规与本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涵盖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高度契合了当前本市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

北京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五子”联动的第一子就是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去一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快马加鞭”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立法工作,助推本市形成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的科技量值加码。

2023年9月,《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草案)》一审;11月,条例草案提交二审;12月,条例草案提交三审。过程中法条不断修改、优化完善,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怎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一主题,条例草案用八个章节,13000余字,构建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目标、顶层规划和建设布局等制度,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搭建了“四梁八柱”。条例草案既全面固化成功经验,又重视打通科技创新“全链条”,为形成发展“加速度”创造条件。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草案)》对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作用、发挥“三城一区”主平台作用进行了规定,并将相关内容写入法条,充分彰显首都特色;同时,用大量实打实的规定,推动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创造活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草案)》将提请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期待该条例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更多法治助力。

围绕外商投资开展立法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稳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2023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提振外商投资信心,市委、市政府作出系列部署。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重要决策部署,市人大常委会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将制定《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纳入五年立法规划和2023年立法计划。

早在2022年年底,市人大常委会民宗侨外办公室启动外商投资立法调研工作,会同法制办公室、市商务局、市司法局就外商投资立法的关键问题,听取有关部门、外资企业、外商协会、部分委员代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2023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制定〈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的立项报告》;同年11月,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草案)》进行第一次审议。

《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草案)》严格落实上位法规定,在国民待遇、平等适用、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同时高度关注市场主体诉求,围绕外商投资企业普遍关注的政策稳定、参加政府采购、参与标准化制定、再投资便利以及方便数据和资金跨境流动等多个问题逐一作出回应,并突出北京特色,固化了近年来本市在外资工作中探索形成的重大项目服务机制、“服务包”“服务管家”等举措,为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再“加码”。该条例充分彰显了北京对外开放的决心和诚意,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北京名片”也必然更加闪亮。

围绕建筑绿色发展立法 本市经济底色更添绿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在2023年11月24日召开的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条例》表决通过,将于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法规的顺利诞生来之不易。起草和审议阶段,相关领域市人大代表组成六个专题组同步开展调研,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通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联系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机制征求意见;专门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沟通请示,争取支持;运用基层立法联系点、法治建设顾问等工作制度,征求了基层单位、市场主体、城市规划学会、律师协会和法学、行业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通过广泛集民意、纳民智,围绕建筑全寿命期管理、全领域推动、全产业支撑的立法思路,《北京市建筑绿色发展条例》从规范建设要求、强化运行维护与改造、加强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和引导激励等六个方面做出了有针对性的制度设计。

明确建筑运行、维护、改造的责任要求,建筑所有权人承担绿色运行、维护管理的责任;实行绿色建筑标识制度;有序推动既有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与城市更新项目相衔接;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将建立公共建筑能效分级管理制度……该条例正式施行后,将有效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本市经济发展增添更多“绿意”。

监督篇

执法检查助力“两区”建设 以多种方式进行监督

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两区”)是北京“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一“子”。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和《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一条例一决定”),分别于2022年5月1日和5月25日起施行。聚焦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以“两区”建设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积极作为,把检查“一条例一决定”实施情况列入了2023年度监督工作计划。

于是,自2023年4月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发挥执法检查“利剑”作用,以执法检查推动“两区”建设更进一步。2023年4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一条例一决定”执法检查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明确了执法检查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推进法规宣贯和配套、推进三大片区功能完善和联动发展、促进要素流动和保障4个方面的重点检查内容。

为全面了解情况,执法检查组采取书面检查、联动检查等方式,委托自贸片区所在的6个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上下联动,先后对市发改委、经信局等11个部门,以及通州区、朝阳区等7个组团开展了执法检查工作。同时,通过网络对内外资企业、商协会、从业人员、人大代表等开展问卷调查,收回问卷2000余份。

“推进制度型开放需要以深化改革来引领和推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执法检查组也指出,推进制度型开放的工作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有的市级部门下放权限后,指导和推动工作要加强,部分基层部门和单位在遇到问题时,主动沟通和努力不够;激发制度创新的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两区”建设有的成员单位对于市级改革工作的推进力度还要加强。

结合问题,执法检查组反复推敲,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例如,建议各部门各区各组团要积极推进本系统本区域各项政策、法规、制度、程序和标准的系统化、规范化,提高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市区两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围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招商稳商工作,完善重大项目落地和运行的协同服务制度;完善企业服务包和服务管家制度;完善重要政策出台的绩效评估和安全把关制度等。

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 从林下经济到国有资产

作为市人大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市人大常委会每年会选择若干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有计划地安排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2023年,从林下经济、国有资产管理到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情况,诸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议题摆上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案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围绕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促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报告。为做好此项工作,农村办公室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同时,还成立了包括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专委会委员及市人大代表28人组成的专题调研组,用密集的调研走访听取意见和建议。

2023年4月以来,调研组成员踏上了本市13个涉农区,深入村庄、林场、湿地公园、郊野公园等实地调研,广泛听取了乡村干部、集体林场负责人、企业代表和村民的意见建议。2023年4月,前往房山区石楼镇杨驸马庄村草根堂种养殖示范基地、大石窝镇辛庄村循环种养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实地了解林下经济设施用地需求、畜牧防疫等重点难点问题;5月,前往平谷区峪口镇东樊各庄村,考察林下花卉和中草药种植、林蜂养殖;6月,在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实地察看“林药”“林花”“林蔬”等林下种植和以露营为主的发展项目;7月,在怀柔区九渡河镇九合川中药材基地察看当地林下赤芍、鸡头黄精、丹参等种植情况……

关于国有资产,市人大常委会用监督管好“家底子”,交出人民“满意账”。2023年11月22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结合审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审计工作报告》,重点审议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关于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2023年11月23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情况的报告》。委员和代表们提出一系列真知灼见,认为北京数字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认真研究,在整体统筹、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数字产业化建设、产业数字化程度、城市数字治理能力以及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保障水平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和加强。审议过程中,委员和代表们还围绕本市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情况,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助力构建首都新发展格局。

记者观察

深入调查研究提升履职实效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调研”“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过去一年,结合主题教育,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围绕高质量发展开展立法和监督过程中,以胸怀大局破难题、迈开步子查实情、建言献策献良方的扎实作风,增强立法和监督工作实效。

一是走得深。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需要什么?面临什么问题?如何解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结合实际,市人大常委会始终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常到一线听建议。

制定外商投资条例,企业最有发言权,2023年5月9日上午,立法专班赴威盛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和宏达通讯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调研,并在座谈会上与两企业推心置腹交流讨论。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后补贴资金使用情况如何?有没有什么难处?2023年9月6日,专题调研组来到位于中关村前孵化创新中心的北京大橡科技有限公司与负责人面对面……每一次走访,每一次倾听,目的都是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解心头之困。

二是小切口。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2023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特别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围绕消费这一大问题,聚焦“小切口”开展调查研究,更能生动、真实地反映实际问题。

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一直是人大财经监督的重点,“扩内需促消费”的钱是不是花在了刀刃上?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的一项调研课题就是以消费券、商圈建设预算绩效管理情况为切入点,从“以提高预算管理和监督有效性为导向,提升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的科学性”角度开展调研,为此,课题组在京内外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去年4月至7月,调研课题组先后与市商务局、财政局进行座谈,了解本市消费券发放、近三年商圈建设的主要政策及预算资金安排情况,并实地调研京东、美团、餐饮协会、超市发、汉光百货以及朝阳区CBD、莱太·AT9、DT51等商圈,通过案例分析,形成问题清单,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近期可落地的意见建议。通过盯住热点问题,进行政策调整,提高资金绩效。

三是求实效。北青报记者发现,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每一次执法检查都透露着一个“实”字。以去年开展的“一条例一决定”执法检查为例,执法检查组紧扣条文规定,一一对照检查,形成包含条文内容、责任单位、贯彻落实及政策配套情况、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86项任务台账,并在检查前对检查组成员开展法规培训。按照任务台账,检查组查得清清楚楚,更要政府相关部门答得明明白白。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市人大常委会的每一次调查研究不是点到为止,而是发现真问题、提出真建议,通过调查研究、检查报告、问题清单和建议等形式,让整个调查研究工作形成闭环。以上述关注财政支出绩效管理调研课题为例,调研组充分肯定了相关财政政策支出在提振行业信心、提升商业活力、增强居民消费引力等方面发挥的有益作用,并结合案例分析,查找影响预算实施效果的主要原因,形成问题清单,提出了强化预算编制过程中事前绩效评估、消费券发放兼顾效率与公平、明确市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等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当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融入血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景图”便日益丰富。

微信图片_20240120064033.png

《北京青年报》2024年1月20日相关报道版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今年7月1日施行
北京日报 2024-06-04
政府立法数量多质量高获代表委员点赞 以高质量立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法治日报 2024-03-08
多部财经立法项目加速推进 以高质量财经立法推动高质量发展
法治日报 2024-02-06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秀领报告常委会工作 今年本市拟围绕9个项目立法修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4
立法保障首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草案)》提交一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2
以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8
北京市政府2023年立法工作计划34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2
北京市政府今年安排34项立法项目!附全名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5-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