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可转债的发行,可以追溯到2003年民生银行的“民生转债”。受证监会收紧定增的影响,2018年之后银行可转债加速起量,尤其是中小上市银行积极发行,短短5年间就发行了近20只银行可转债。
根据记者梳理,自2018年上市至今,已陆续有5只银行可转债完成强赎退市,规模自30亿元至300亿元不等,包括江苏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以及常熟银行发行的可转债。2019年,就有“常熟转债”“宁行转债”“平银转债”等3只银行可转债集体摘牌。其中,平安银行发行的“平银转债”转股期仅不到2个月就完成了99.99%的转股,“常熟转债”“宁行转债”转股期也只有一年左右就实现了绝大多数转股。
究其原因,因为2019年A股行情转暖,在权益市场高景气的背景下,银行板块二级市场走势颇为理想,银行正股股价走势也就容易触发可转债的赎回条款。
与过往不同,近两年银行板块二级市场的表现较为低迷,银行股陆续跌破了市净率,转股价难以下修,可转债的持有人更不可能溢价转股。当前,银行可转债面临的普遍问题是,转债临近期满但转股比例又极低。
统计数据显示,于2024年到期的银行可转债目前有4只,均为苏南4家上市农商行发行,即江阴银行、无锡银行、苏农银行、张家港行发行的“江银转债”“无锡转债”“苏农转债”和“张行转债”。当前,除了“苏农转债”有近50%的转股率,其余均较低,其中“张行转债”转股率还不足1%。
此外,未来4年间,还有13家银行发行的可转债陆续临近期满,规模从几十亿元到几百亿元不等。其中,2025年就有浦发银行发行的500亿元“浦发转债”、中信银行发行的400亿元“中信转债”期满,但有99%以上可转债未转股。
由于股市走势已低迷许久,对比此前多数银行可转债均为99%以上的转股率,后续的银行可转债是否还能达成高比例转股?对于中小银行而言,要扭转当前局面需另辟蹊径。发动机构股东或引入新的机构股东购入可转债转股以增持股票,成为当前可行的方案,但上述银行是否都能找来“白衣骑士”,仍是待解的话题。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