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名为“男子拿200万拆迁款建厂招残疾人员工”的话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文明江苏”消息,2014年老家拆迁后,当事人侯广龙拿出全部拆迁款200万元筹建服装厂,10年间共招募了40多名残疾人员工。侯广龙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他觉得残疾人生活非常不容易,因此想尽自己的力量,为他们提供一份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来改善生活。
用拆迁款建厂创业 招聘两名聋哑人
在日前公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江苏好人榜”中,江苏镇江现年48岁的侯广龙因建厂吸纳残疾人就业,入选了“助人为乐”类“江苏好人”。谈起利用拆迁款建厂招聘残疾人的初衷,侯广龙表示,幼年时,父亲存在听力障碍,无法外出务工。家中生活贫困,“真是穷怕了,所以特别能体会残疾人的生活困境”。
据了解,回溯到1999年至2001年,侯广龙那会儿还原本是江苏镇江一名小学的体育老师,他的学生中就有一名肢体残疾人,这名学生的家里为了给孩子治病花了不少钱,家里也变得十分贫困。那时,侯广龙有了想要帮助残障人士实现就业改善生活的想法。
2002年,侯广龙辞职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了进厂打工,先后曾就职于电子厂、服装厂。2014年,意外之喜到来,侯广龙意外收到了一笔来自老家的拆迁款,共计200万元。起初,他投入20多万开办了一家服装厂,经营规模较小。一次偶然的机会,厂里招募了两名聋哑人员工。“这两位聋哑人员工一开始并不具备缝纫工作技能和经验,日常交流也几乎只能通过手势比划来引导,但经过我们的后期培训,两位聋哑人员工得以能顺利完成工作任务了。”侯广龙说。
在村委会帮扶下招聘,残疾人顺利进厂200万拆迁款全部投入经营
侯广龙坦言,正是这两名聋哑人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出色的工作能力,让他有了招募残疾人员工的信心。2022年春天,侯广龙去华阳街道下甸村的朋友家做客时,偶然发现了位于下甸村的残疾人“幸福之家”。他了解到,这里的残疾人一天只能挣10多元,最多也不超过30元,“当时我感觉这些残疾人生活非常困难,就联系村委会,经过商讨,决定将服装厂搬到下甸村,招募村中及附近乡镇的残疾人进厂就业。”
下甸村村委委员戴先生告诉记北青报记者,为支持侯广龙建厂,当地村委会对服装厂提供了诸多后勤保障,如帮忙招募残疾人员工,解决残疾人员工用水、用电、住宿等后顾之忧。
由于残疾人员工大多并不具备基本的工作技能,服装厂要先对员工进行培训。再根据员工各自的身体状况分配工作,如缝纫、剪线头、包装、打箱子等。“肢体残疾仅有一只手的残疾人员工,可以做羽绒服充绒程序中的拍绒工作,腿脚不便的员工可以做裁剪等工作。”侯广龙介绍。
“残疾人员工的工作效率较低,有些时候会由于身体控制困难,还把手中的布料剪坏,造成损失。”侯广龙称,尽管残疾人员工有时会出错,但他从来都没有责怪过员工们。给残疾人员工的工资待遇一般在2300元至6000元之间,工厂也能够维持正常经营运转。随着残疾人员工数量的增加和经营规模的扩大,投入金额逐渐增加,很快,侯广龙就将200万拆迁款全部投入到了服装厂经营当中。
帮助四十余名残疾人解决就业每月工资几千元,获得员工认可
据了解,侯广龙的服装厂目前有41名残疾人员工,精神类残疾员工会控制每天的工作时间在2~3小时,且在工作过程中也会安排健全工友监护。截至目前,还没有发生过突发疾病等危险。
53岁的陈秀明由于在2008年的一场车祸引起腿部残疾,下半身行动不便,结束了原本的地质勘探工作,在家里福利厂待过了三四年。原有福利厂倒闭后,2022年,他来到了侯广龙的服装厂,负责从事充绒、剪线头等工作。陈秀明说,自己行动不便,去年摔了一跤,在家里休息了一个月,但是老板一分钱都没扣,他非常感激侯老板。“我觉得在侯老板这里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家人也非常感谢他,让我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与陈秀明同样去年来到服装厂做缝纫工作的员工王磊也表示:“侯老板平时对我们非常好,之前因为自己的腿部残疾一直有些自卑,现在在服装厂工作,每个月能够有两千多元的收入,基本能够覆盖自己的生活支出,我觉得在这里能够自力更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也因此,员工们与侯老板之间有了更深厚的感情。侯广龙说,残疾人员工工作用心、懂得感恩。如果他几天没有去工厂,就会有员工给他发消息询问身体情况,见了面也要追着喊老板,直到他应声才肯停下。
“残疾人真正的治疗是有一份工作,他们有事做就不会去想不开心的事情,这比什么治疗都好。”侯广龙说,除了服装厂,他还想建一所残疾人康养之家,希望老年残疾人都能够老有所依。
实习生 边紫一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尹航
编辑/朱葳
校对/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