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起归来|2023中国电影:花最少的钱,拍出高质量的电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8 13:49

2023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展现出了复苏和增长的态势,仅仅用时317天,票房即突破500亿元,这是近年来中国电影票房首次重返500亿元高位。这其中,有重工业的头部影片和作为“腰部力量”的中小成本共同发力,尤其是《宇宙探索编辑部》《八角笼中》《孤注一掷》《消失的她》《河边的错误》等多元创新、风格独特的中小成本电影频频破圈,把观众成功地吸引进影院,屡屡掀动观影热潮,“花最少的钱,拍出高质量的电影”也成为电影人的共识。

中小成本电影频创高票房

“一部中小成本电影,无论是形式、题材、叙述方法还是表演,一定要有极致性,这样人们才会愿意花钱跑那么远的路,到电影院看你的电影。”谈及影片创作,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影协理论评论委员会会长尹鸿认为,中小成本电影一定要给观众创造一个看电影的理由,提供“影院性”。

2023年,一个可喜的现象是,中小成本影片将观众吸引进了影院。以暑期档为例,2023年的暑期档凭借206亿的票房成绩成为了“史上最强”暑期档,分别收获38.47亿、35.23亿票房的《孤注一掷》《消失的她》以及《八角笼中》《热烈》《茶啊二中》等影片都是中小成本电影。在这些作品百花齐放的态势下,暑期档有52.7%的观众是今年第一次走进电影院,这个数值相对2019年的44.6%有明显增长。由于暑期档爆款频出,低频观众被重新拉进电影院,多部电影拉新比例都在一成以上,这种“拉新”能力对中国电影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意义深远。

中小成本影片也能够诞生“现象级”的作品,比如,今年4月上映、被称为神片的《宇宙探索编辑部》,这部孔大山导演的作品具有伪纪录片+软科幻的风格,仿佛把“宇宙的浪漫编织进了一场荒诞的梦”,将一个看似天马行空却听起来自成逻辑、极度热衷于探索外星人的唐主编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与唐主编等怪人兴奋地踏上了“寻找外星人”的脑洞之旅。大腿骨、铝锅、麻雀、驴、石狮子……各种接地气的元素被赋予了独特的科幻气质,打造出了这部与众不同又猎奇的科幻喜剧,影片也在影迷中收获了高口碑评价。

同样引爆全网“头脑风暴”的,还有魏书钧导演的《河边的错误》,他成功地将作家余华的原著《河边的错误》改编搬上银幕。影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犯罪刑侦片,而是颇具先锋性、意识流,将观众由河边杀人案引向那不可解而又永远在解的终极之谜,诸多的隐喻与梦幻时空的错位掀起了全网解读这部电影的热情。影片票房突破了3亿元,冷门文艺片成为了火热的爆款。

呈现青年导演的锋芒

“有才华的导演,一定有办法在规划内给你惊喜。”导演徐峥的《泰囧》曾经以1400万元成本获得12.7亿元票房,他认为,中小成本电影的创作者的思维很重要,毕竟”以小博大“不是硬碰硬,而是要突出自己的锋芒,让影片成功地吸引观众。

2023年,很多电影新人携着新作品脱颖而出,给电影市场增添了活力,《消失的她》《孤注一掷》《二手杰作》《鹦鹉杀》等影片都出自青年导演之手,而幸运的是,这些青年导演的背后有成熟的、颇具头脑的“怪才影人“来扶持。

要说电影圈中有想法的电影人,陈思诚算是一位。他担任监制与编剧,由崔睿、刘翔执导的《消失的她》具有极强的观赏性,令今年暑期档取得了“开门红“ 。影片在形式上通过反转、反转、再反转的谜题性设置,让很多观众有了一窥真相的渴望,而对于婚姻情感社会议题的设置,使得作品并不浅白,参与性、共鸣性让票房持续增加。尽管有一些瑕疵,但是《消失的她》无论在视听方面,还是类型化叙事方面都有创新,刨开了生活的切面,呈现人性与婚姻的复杂,由此开启了影片的话题性和可探讨的空间,达到了社会心理与现实的共振。

电影圈的另一位鬼才导演宁浩,曾经在2006年以《疯狂的石头》“点石成金”,照亮了当时的中国低成本电影市场。如今,宁浩继续凭借聪明的头脑,带领着他的坏猴子影业屡屡创造奇迹。他作为监制,携手青年导演申奥、王子昭分别创作的《孤注一掷》《二手杰作》都给2023年电影市场注入了相当的热度。

《孤注一掷》取材自全国上万起真实诈骗案例,片中许多角色都有现实人物原型,全景式揭秘境外诈骗真相,令观众直观感受到新闻报道背后诈骗犯罪的黑暗与残忍。而颇具风格化的《二手杰作》中,导演王子昭的幽默天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影片中的金句频现、一路笑梗,所呈现的中年人在名利中登顶的癫狂,有一种直刺内心的犀利。

魏书钧导演今年有两部作品公映,除了《河边的错误》,还有《永安镇故事集》在今年9月上映,影片带着导演一贯的机智幽默与嘲讽,将全部的精华浓缩在小小的永安镇,就像是石子投入湖底会掀起涟漪最终却又回归平淡,每个人都在生活里不停地挣扎,却又一次次妥协。“在永安镇什么都不会发生”是影片一直在强调的话,但那只是表面平静,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渐积暗涌。正如导演贾樟柯的评价:”一言难尽的当代的感受,魏书钧用三个故事讲清楚了,还特别幽默。”

平民故事、现实题材受关注

当年,《疯狂的石头》以350万元的制片成本,创造了2350万元的票房,而它所展示的 “石头效应”对国产电影的最大启示,就是要抛弃奢华包装,用影像老老实实地去给观众讲述平民故事,呈现鲜活的生命感觉。而这条经验,被王宝强贯彻到了他的新片《八角笼中》,影片取得了22.07亿的票房佳绩。

《八角笼中》没有噱头宣传,没有大制作,没有华丽特效,没有大明星,却依然获得了市场和口碑的回应。这是王宝强的第二部导演作品,影片以现实主义语境表现小人物,讲述了大山的孩子通过练习拳击打出一条出路的故事,将现实关怀与动作元素完美结合。影片中,那难以走出的连绵山脉、曲折颠簸的山路、简陋的沙场等元素,给观众带来了粗粝的生活质感。王宝强表示,这部电影是为了普通人而拍摄的,他希望能够展现出真实的普通人的样子,而观众们也感受到了影片创作中的真诚,与影片建立了一种情感上的联结。

同样追求深刻性与时代感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还有《孤注一掷》《学爸》等等。导演申奥表示,《孤注一掷》中真实的海量资料都是通过采访相关的受害者、被绑架后成功逃脱回国的幸存者、还有奋战在反诈一线的公安干警而获得的,此外还有大量调查记者写的新闻报道。而《学爸》导演苏亮则以“幼升小”的父子矛盾作为切入点,聚焦“内卷与躺平”“焦虑与和解”等当下最具热度的现实议题,通过雷大力和雷小米父子为代表的几组家庭,展现出典型的中国家庭面貌,探讨了现代社会的亲情关系与个体成长的同时,也在现实基调的外壳下包裹了治愈与和解的内核,试图在困境中找寻答案。由于深入了中国家长的日常心态,影片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票房逐渐攀升,达到了6.17亿元。

中小成本影片是充满希望的试验田

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在电影发展要努力实现的目标里提到,每年票房过亿元国产影片要达到50部左右。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仅仅靠大制作的超级头部电影是不够的,需要相当数量的品质上乘、类型多元的中小成本影片。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已经从依靠一两部影片支撑的金字塔结构,朝着更稳定的结构演变。单纯的、靠电影特效堆叠的大制作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大众的审美和情感的需求,能够提供更多情感价值的中小成本影片成为了不容忽视的力量。

2023年,很多优秀的中小成本影片都在从各个方面彰显着创作者的创造力,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比如,张律导演的《白塔之光》、苗月导演的《吾爱敦煌》、久美成列导演的藏地类型片《一个和四个》、拉华加导演的《千里送鹤》、大鹏导演的《保你平安》、虹影导演的《月光武士》、动画片《茶啊二中》等作品,都展示着电影的更多可能。

尽管很多中小成本影片在宣发上依然处于劣势,但是却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像是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杜庆春所说,期望中小成本影片都去创造票房奇迹不太可能,但仍有机会创造惊喜。

中小成本影片的创作者们正在凭借着对电影的热爱,用尽全力来探索着生存之路,试图扭转20%的高成本电影产出票房占比却超过80%的“二八分化”现象。比如,《狭路“箱“逢》的导演曾武森做出了“不好看就退票”的承诺,甚至由此开发了观众退票的小程序;作家虹影尝试着自己去发行《月光武士》,与一家一家的影院经理“死磕”。也许他们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成功,但是,却在为中国电影探索未来提供宝贵的经验。

而中小成本电影也正在得到来自全行业的支持,2023年5月举行的全国电影工作会议提出了做好周末档、形成市场差异化的目标,也在帮助中小成本电影进一步打开空间。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说:“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中小成本电影占领周末档,因为电影的消费或者说人们看电影的习惯,跟假期有最直接的关系,如果能够把周末档做起来,中国电影的发展空间就会被打开。”

饶曙光表示,中小成本电影作为电影生态的“塔基”,不仅是青年创作者的“主战场”,也是类型、技术创新的“试验田”。唯有加大对中小成本电影创制的扶持和保障力度,才能向商业大片不断输送生产力和创造力,并“培养出中国电影观众票房土壤的厚度”。

而在2023年,已经可以看到诸多中小成本影片的活力,正在为中国电影增添百花齐放的景致,进一步激活电影市场的活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崔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