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体量”释放“大能量”、创造“大价值”,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创新驱动向专业化、高端化转型升级的真实写照。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圆满实现,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培育“小巨人”企业1.2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3万家。截至11月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A股上市企业数量的32.9%;2023年新上市企业中超过70%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从专攻领域看,据工信部今年6月公布的数据,超四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集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超六成深耕工业基础领域,超九成是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配套供应商。
专精特新企业快速崛起的背后,是中央利好政策的保驾护航。今年1月出台的《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明确提出“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分别针对中小企业创新来源、价值链地位提升、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痛点提供针对性的支持,成为助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的重要抓手。今年10月,我国启动首批30个城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中央财政将对试点城市给予定额奖励,探索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此外,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方面,各地共开展对接活动700多场,达成合作意向1.2万项;大企业发布409项技术创新需求,1200多家中小企业揭榜,呈现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活力图景。
当前,新一轮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亟需带动身处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中的中小企业,让中小企业在每一个关键环节“大展身手”、锐意创新,勇当供应链上的“专家”和“ 小巨人”,推动产业链发展水平再进阶。
围绕2024年工作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这既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切实关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现实困难,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助力打造可行有效的实施方案,强化要素供给和人才培养,也需要企业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和善于在技术领域“冲锋陷阵”,夯实核心竞争力。相关部署正加速落地,在政策和企业的协同推动下,我国有望涌现出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为助力我国现代化产业建设、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文/黄昂瑾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