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根据王安忆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舞台剧《长恨歌》上海话版首次公开排练现场。全程说上海话的“上海小姐”王琦瑶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刘晓靓饰演,众多名家新秀参演。
舞台剧《长恨歌》诞生20年,此次上海话版本将出现20年来观众未看过的“新”情节,2023年12月23日至2024年1月7日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首演。
上海话版《长恨歌》主演刘晓靓
小说《长恨歌》是作家王安忆代表作之一,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讲述“上海小姐”王琦瑶40年的情与爱,交织着上海这座摩登都市从上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沧海桑田变迁。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舞台剧《长恨歌》2003年首演,引起轰动。今年是《长恨歌》首演第20个年头,首次以上海话形式呈现,并启用全新剧本,第一幕第一场、第二幕第三场剧情,都是观众从未看过的。
排练现场,导演周小倩透露,王琦瑶和王母、吴佩珍、蒋丽莉之间谈论选“上海小姐”,王琦瑶怀孕后与康明逊商量等情节,虽然是第一次登上舞台,实则来自编剧赵耀民20年前创作的上海话《长恨歌》剧本。周小倩认为,新一任“王琦瑶”刘晓靓曾凭借话剧《大哥》夺得第21届白玉兰戏剧艺术表演奖配角奖,是一位相当有实力的演员。
剧照
王安忆看过多次舞台剧《长恨歌》。在众多改编自小说的艺术作品中,她最爱舞台剧。她在上海话《长恨歌》建组会感慨:“《长恨歌》能够这么多年演下来,真是奇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专业性,有国际化视野。”
来到排练厅,看到年轻的主创团队,王安忆想起2003年《长恨歌》首演,“剧组简直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很荣幸能成为剧组一员,编剧赵耀民为舞台剧做了很大贡献,最初我们商量怎么把小说改成舞台剧,我完全没有信心。赵耀民把小说脉络分离出来,成为三段故事,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王安忆对上海话演出《长恨歌》充满期待,“我个人非常喜欢方言演出。今天我们有机会来实践一下,可能将对艺术话题有一些新贡献。我非常感谢周小倩,她一直陪伴着《长恨歌》。这次她从头开始,实现她的《长恨歌》。我非常高兴看到上海话《长恨歌》呈现。”
剧照
剧照
赵耀民说:“《长恨歌》能够演出至今,对我来说也是出乎意料的,它让我重新认识了文学经典的生命力。王琦瑶已进入古今中外文学经典人物长廊。王安忆老师塑造的这一人物,凝固在海派文化的记忆里。”
周小倩从2003年起参与舞台剧《长恨歌》创排。这次排演前,她重新看了小说,对很多细节有新的认识,“我参加《长恨歌》时间最长,和它有很深感情。如今上海话版呈现赵耀民老师最早那一版剧本,我蛮激动的。话剧舞台上,语言肯定是第一位的。这次《长恨歌》语言一变,我像重新接触一个戏,它完全不一样了。”
为让演员们流利地说正宗的“上海闲话”,上海话《长恨歌》特邀海派曲艺名家钱程担当上海话语言指导。建组前,剧组组织多次剧本朗读,演员们精心打磨台词。
钱程指导演员台词发音
“标准上海话分尖音和团音,还分文读和白读。上海话不像普通话,普通话是四声,上海话有五声,第五声叫‘入声’。”钱程从上海话规律讲起,帮助演员们提升台词发音。他提出,在剧中上海解放前的一段戏中,演员们把上海话尖团音运用得多一些,“那个年代的人比较讲究上海话吐字发音。”随着剧情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演员发音可以稍微松一点。钱程希望喜欢海派文化的观众都来看上海话《长恨歌》,“品味剧本文字中的上海味道。这部剧通过演员们的演绎传播标准上海话,传承地道的海派文化。”
目前上海话《长恨歌》演出票几近售罄,即将加演两场。
海报
文/上观新闻记者 诸葛漪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