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又有新进展。11月 29日,据海淀区城管委消息,继去年年底自行车专用南展一期工程完工后,目前,海淀区正在积极推进南展二期工程建设,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将南延至西直门。同时,林大北路、交大东路等多项疏堵工程完工,优化慢行交通环境。
自行车专用路继续向南延伸
南展二期工程北起北四环,从荷清路出发,向南利用公园内非机动车道后与中关村南五街相接,继续向南连接大钟寺东路、四道口路、交大东路、高粱桥斜街,终点至西直门,道路全长约5.7公里。
海淀区城市管理委员会交通综合科科员热里妲·阿曼介绍,自行车专用路南展二期工程基本贯通了后厂村路到西直门的非机动车道系统,串联了中关村软件园、清河大型居住区、清华大学、八大院校组团、五道口、大钟寺、西直门等大型商圈,有利于沿线各组团的对外出行和互动往来,更好地满足市民通勤、通学、休闲健身等多样化出行需求,同时连线成网,增强地区活力,显著改善海淀区南部绿色出行环境。
届时,南展二期工程将通过优化断面布置、重新施划标线、铣刨加铺路面、优化步道端头半径、增加非机动车停车位等措施,完善了沿线非机动车道的通行空间及骑行环境。
据悉,去年年底,自行车专用路南展一期工程贯通,工程北起后厂村路,与自行车专用路贯通,向南与地铁13号线并行向南,南至北四路辅路,规划全长约8.6公里。市民可从后厂村路一路沿上地东路、上地东二路、上地南路、信息路、中关村北大街、荷清路骑行到北四环。
林大北路、交大东路等多项疏堵工程完工
优化慢行系统,为骑行者和步行者提供更优交通环境,是近年来海淀区持续推进的工作。海淀区持续实施疏堵工程,通过拓宽步道宽度、优化交通组织、改善公交和通学车站台环境等手段,改善道路通行条件。目前,林大北路、交大东路、大牛坊路等疏堵工程已完工,另有多处疏堵工程准备进场施工。
林大北路步道拓宽疏堵改造工程,西起双清路,东至学清路,长约930米,南北两侧步道宽约3米,最外侧为绿化带。因道路两侧遍布住宅区,人流量密集,人行步道宽度难以满足行人通行需求,本次改造通过压缩绿地、挡墙外移的方式,拓宽步道。针对林大北路老年人通行多等特点,不仅拓宽步道增加步道通行宽度,并对无障碍设施进行完善,方便居民上下步道。步道拓宽后,能有效增加步道通行宽度,缓解行人通行拥堵,营造良好的通行环境,引导市民绿色出行。
交大东路步道拓宽疏堵改造工程,压缩道路绿化宽度,将步道有效通行宽度由 1.3 米拓宽至2.8 米。项目南起高梁桥斜街,北至学院南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交通导改工程、绿化工程、拆改移工程,改造面积约10525.87平方米。经过改造,不仅可以拓宽人行步道,还能有效缓解机动车占压步道的情况。
77公里机非混行道路完成改造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2023年,海淀区推动编制《海淀区慢行系统品质提升三年(2023-2025年)行动计划》,开展区级道路断面骑行量数据监测,从提升群众出行便捷性、安全性、舒适性入手,持续深化慢行系统建设工作,全区慢行交通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针对宽度在12米以下的机非混行路段,通过增设自行车优先标识、标牌等方式强化自行车路权优先;针对宽度在12米以上,非机动车道不足2.5米宽的,通过调整机动车道宽度、复划标线拓宽非机动车道,以保证非机动车道宽度最小2.5米;针对宽度在12米以上的机非混行路段,通过施划机非分道线明确自行车路权。
在保障非机动车路权方面,完成西北旺大桥北侧路等8个路口的优化治理工作,完成小米园区周边77公里机非混行道路慢行品质提升工作,增设1500个树池盖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