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据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消息,11月18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崇州片区从11月3日到11月18日,已在同一地点拍摄到9次大熊猫饮水的画面。
大熊猫多次现身是在巡逻领地
森林里的一处水坑旁,一只身形矫健的“滚滚”慢慢地走向水源,头部低垂,耳朵微微颤动,正俯下身子饮水,解渴后的它便转身消失在树林当中......半个月时间里,安装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崇州片区核心区域的红外相机9次实时传输回大熊猫的活动画面。
据介绍,能够如此幸运地多次看见大熊猫的身影,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作为一种独居动物,野生大熊猫有着“竹林隐士”的称号,也正是因为独居的特点,大熊猫也有着极强的领地意识。从红外相机传输回的画面里,它们不仅仅是在寻找食物和水源,也是在巡逻领地,它们在沿途留下气味和印记,标明着自己的领地范围,而这一生活习惯,也正是是红外相机能够经常捕捉到它们的重要原因之一。
影像实时传输减少人为干扰
此外,如今安装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部分区域的红外相机已经实现了自组网实时传输的功能,不再需要管护人员耗时一周左右去人工取回,这不仅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人类对于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打扰,同时管护人员也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的影像数据,及时有效地掌握片区内野生动植物的资源状况。
随着智能红外相机等技术手段的成熟和应用,在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里,不仅仅是大熊猫的身影被发现,羚牛、雪豹、小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也常常出现在后端的画面里。
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域,成都片区也得到了全面的保护和管理,大熊猫及其伴生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加之巡护、监测、本底调查以及各类珍稀野生动植物专项调查等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不仅提高了人们对大熊猫等野生动植物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增强了人们对它们的保护意识和能力。
这些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为大熊猫等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和条件,也让它们能够在如今时常出现在人们眼前。
建成200余种哺乳动物影像资源数据库
这批传回视频影像的智能红外相机于去年12月在成都片区正式投入使用,已多次实时传回包括大熊猫、川金丝猴、雪豹、绿尾虹雉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群的影像资料。
虽然近年来已大量布设各类红外设备辅助巡护工作,但红外影像、照片等仍然需要定期前往其所在点位取回,往往在数月后,才能得以见到野生动物的活动影像,但是智能红外相机投用后,可以随时和这些珍稀的小动物“打视频”了。
这批智能红外相机,通过引入自组网技术,对于红外触发的图像数据基本是实时传输,对于大容量的视频数据,能在数分钟内完成传输,相关数据传输均不需要移动通讯网络和电网。
除了具备传输更高效快捷的优点外,野外的小动物们还能直接在智能红外相机前“刷脸卡”。目前,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已建成大熊猫和小熊猫等逾200余种哺乳动物影像资源数据库,当数据库记录在案的小动物在镜头前出现时,相机就会自动监测拍摄。
那么这批相机的使用寿命与更换周期是多长?是否可以“一次投用,长期受益”?从供电需求与相机负荷两方面来看,这批智能红外相机采取自身锂电池结合太阳能补充供电,结合科学的电源管理模块,实现了超长时间续航,规划时间是2年内保持正常工作,不用更换电池。同时,通过优化数据存储系统和电源管理系统,降低了相机运行负荷,在无外力干扰或破坏情况下,相机寿命远超传统相机。
为补充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的自然资源信息,除了捕捉野生动物种群影像资料外,这些智能红外相机还扩展了红外传感器、温湿度气压、空气质量、海拔经纬度等传感器,能采集多种环境信息。
目前,成都熊猫分局已经在崇州片区和大邑片区进行了无线自组网红外相机试点布控,未来将考虑在全域范围内进行布设,强化对个体活动轨迹的追踪与对生境变化的观测,为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铁柱
编辑/朱葳
校对/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