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涝大灾之后,务必大建大治,大幅度提高水利设施、防汛设施水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把恢复重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引发了首都各界热烈反响。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更有力的举措全力以赴服务保障首都高质量发展。
统筹恢复重建与首都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对北京防洪排涝工作的殷切期望,这让我们全处上下都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北京市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霍风霖说,大家会把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嘱托转化为首要政治责任,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再接再厉、善作善成,持续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卫首都河湖安澜。
北京市永定河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陶海军说:“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深感到总书记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灾区百姓深切的关心关怀。这对正在全力开展水毁修复工作的我们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更加坚定了我们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我们一定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内涵,扎实推进水毁修复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同时苦练技能本领,切实提高工程体系和人员的防汛抗洪能力,全力以赴确保永定河防洪安全。”
总书记此次考察的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当时由北京建工承担灾后清淤任务。北京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樊军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水峪嘴村,为受灾群众送来党中央的关怀,对科学援建做出系统指导,殷殷嘱托催人奋进,令全体建设者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倍增力量。当前北京市受灾地区已全面转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北京建工全体员工将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北京河北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提出的工作要求,在市委市政府指挥部署下,持续助力受灾地区统筹恢复重建与高质量发展,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结对帮扶凝聚灾后恢复重建合力
顺义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朱晓琳说,顺义区将与门头沟区形成工作合力,拧成一股绳,再接再厉抓好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温暖过冬。同时,坚持以“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为总思路,聚焦门头沟区斋堂镇、大台街道灾后重建和未来发展需求,利用好结对帮扶资金,科学谋划灾后基础设施提升项目,逐步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金隅新材产业化集团承担房山区窦店镇苏村卫生服务站灾后重建任务,由金隅加气公司统筹协调推进。“我们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以实际行动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系百姓冷暖,积极参与灾后重建。”金隅加气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刘权表示,苏村卫生服务站重建项目将尽快完成交付使用,打造成为农村示范建筑和宜居生活样板,为百姓提供冬暖夏凉的卫生服务站。下一步公司将按照“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把恢复重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的要求,加快绿色农宅体系技术部署和推广,为百姓绿色农宅建设提供优质方案。
由北京海关派驻到密云区石城镇黄峪口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段永建,汛灾期间曾经和村干部连续奋战几个昼夜,成功转移36户村民到安全地带,冒雨清理了2吨影响村民转移的巨石、碎石。“总书记的每一句问候、每一声叮嘱、每一个嘱托,无不饱含着对灾区人民的关爱,饱含着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关怀。老百姓的衣食冷暖始终是总书记心头的牵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的内心充满力量!”段永建动情地说,他既是一名海关关员,也是一名驻村第一书记,今后,他将牢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关心解决群众困难诉求,多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更加奋发有为做好灾后重建和乡村振兴工作。
重建家园迎接美好幸福生活
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妙峰山镇水峪嘴村,走进村民家中详细询问房屋受损、修缮支出、取暖等情况。“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我非常激动、非常兴奋。总书记非常关心我们的受灾情况和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村民李盟说,请习近平总书记放心,我们一定会克服困难、重建家园,迎来更加美好的生活。流村镇重建一线的“90后”年轻党员刘炙朋也备受鼓舞。他说,流村镇将把灾后重建与村庄环境建设相结合,多措并举,全面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
首钢鲁家山生物质能源项目地处门头沟区潭柘寺镇,是北京西部地区重要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暴雨灾情造成项目生产一度停运,在市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最短时间恢复了道路和中水线路,生活垃圾处理达到满负荷运行,有力保障了城市运行。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战胜灾害、重建家园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首钢生态公司总经理杨继文表示,下一步要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转化为做好城市固废处置工作的强大动力,加快推进厂区设备设施、绿地、道路的高标准修复工作,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抓紧补短板、强弱项,以强有力的举措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首都城市稳定运行做出贡献。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