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了大半年后,WeWork还是申请破产保护了。虽然在美国法律里,“破产保护”和“破产”是两个概念,但由于公司的负债实在过于庞大,WeWork已经是事实上的破产了。
WeWork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纽约。它的经营模式并不复杂,以长合约租下大片办公场地后,分割对外出租,主要服务对象以中小企业为主。该模式虽然一直摆脱不了“二房东”的质疑,但在穿上“共享办公”的光鲜外衣后,开始搭上“共享经济”的顺风车。WeWork模式迅速全球化。最高峰时,WeWork在全球150个城市拥有850多家门店,工位数超100万个,会员数量超45万,营收超过32亿美元。
公司估值一度高达4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00多亿元)。但在2019年错失了上市机遇后,WeWork只能在2021年选择流血上市。而随着业绩持续恶化,WeWork上市后股价也持续下跌。如今市值仅有不到1亿美元,并最终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一家创立仅有13年,如今市值不到1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它的破产本不应该成为全球财经媒体和投资界关注的焦点。但WeWork从创立、发展壮大到破产的历史,同时也是“共享办公”由盛及衰的十年,其中更是伴随着相关企业的巨额融资。在这个过程中,数百亿美元的投资进入到这个行业,希望分享最后的胜利果实。
十年前,共享经济开始风靡全球,通过互联网把社会闲散资源和需求集中到一个平台上,采用数字化匹配对接进行交易,供方获得报酬,需方获得闲散资源的有偿使用权。从住宿到交通到办公,从教育服务以及生活服务及旅游领域,优质共享经济公司不断涌现。比如,共享出行的代表优步(Uber)汽车的股价持续上涨,市值超过一千亿美元;共享住宿的代表爱彼迎(Airbnb)近期股价表现虽然不及优步,但高峰期市值同样达到1500亿美元。这些都证明了共享经济并不是一个伪命题。
WeWork的失败,并非因为“共享经济”的逻辑出现问题,更根本原因是公司的经营模式属于伪共享经济。同时,过去几年全球经济陷入低迷,创业热潮褪去,中小企业运营困难。以服务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为主的WeWork再也无法经营下去。破产是它必然的命运。
而把WeWork推到风口上的投资人,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其在WeWork上的投资总额超过106亿美元,如今全都打了水漂。在投资阿里巴巴后赢得的巨大声誉,在其后的投资中,再也没有了成功的后续。WeWork不过是他这十年来一系列失败投资案例中的一个。
WeWork的破产,既标志着在“共享办公”时代的结束,同时,对于WeWork最主要的投资人孙正义来说,上百亿美元的投资,最终换来一个破产结局,也意味着他的“投资神话”的结束。(陈霞昌)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