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安全耐久”“超长寿命”“精细化设计”“工业化建造模式”“全生命周期”……正在酝酿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新规突出了这些要求。
针对一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工程存在的问题,按照《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要求,国家将加快构建现代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推进高水平建造和精细化管理,打造“安全耐久、经济绿色、传承百年、人民满意”的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第一财经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关于做好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 推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在征求有关方面意见。
据交通运输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介绍,征求意见稿将着力破解制约工程建设安全耐久的关键问题。坚持全生命周期建设发展理念,突出工程质量更加耐久。科学选择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先进高效的技术和装备。到2027年,建成一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项目。到2035年,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成为普遍追求。全生命周期管理措施有效实施,现代化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高水平建造和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进,工程技术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有关交通运输专家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个别桥梁(如高架桥)、涵洞、道路暴露出设计和工程质量等问题,“有的甚至酿成事故”,表明桥梁工程在设计、结构等方面存在不足,亟需提升。
征求意见稿在桥梁工程方面明确提出,推动超长寿命桥梁设计理论、方法研究应用。推动长大桥梁结构型式创新发展,适当提高长大桥梁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断完善长大桥梁冗余设计和韧性设计评估方法,提高桥梁结构抵御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的能力。开展长大桥梁智能建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长大桥梁智能建造水平。
同时,推进中小桥梁和涵洞构件配件标准化设计,鼓励建立区域性中小桥涵预制部品部件标准化设计通用图集。提高中小桥涵设计使用年限及洪水频率设计参数。探索中小桥涵工业化生产模式,鼓励建立桥涵预制部品部件认证认可机制,推动部品部件商品化流通。推广应用先进可靠的桥涵结构拼装技术,提升中小桥涵整体安全性、可靠性。
建设中的纳雍至晴隆高速公路牂牁江大桥。图为一位施工人员正在“猫道”上巡检 摄影/章轲
在隧道工程建设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推动隧道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施工技术研发应用。加强隧道综合地质勘察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使用先进的地质勘查仪器装备,提升地质勘查深度和精度。加强施工过程动态设计。推进盾构隧道施工装备掘进参数优化,提升掘进施工精度和效率,提高预制管片及预埋件产品质量,增强管片拼装控制水平。
“一些地段特别是高速公路路段的路面常年维修、多处同时维修,给行车带来不便,也增加了不安全因素。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的路面工程耐久不够。”上述专家称。
征求意见稿提出,推动长寿命路面设计理论和方法、区域性设计参数研究应用,提高路面设计使用年限。推动长寿命沥青路面建造技术创新应用。推动排水、降噪等功能型沥青路面研发应用,提升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推动沥青改性核心技术研究应用。
征求意见稿对港口工程建设也同样提出了“耐久”性要求。要求推动码头工程工业化建造模式应用。推进码头工程海洋环境混凝土耐久性关键技术创新应用,提高码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提高复杂环境条件下高桩码头桩基承载力和耐久性。加强重力式码头基床防冲刷、沉降位移控制技术研发应用。推动高大沉箱预制、出运、安装等成套技术研发应用。创新应用防波堤工程快速维修与加固技术。推进码头、防波堤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发应用。
上述专家表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实施后,有望推动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材料研发应用,以及试验检测量值计量保障设备的开发利用。推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智慧化管理的工业化建造技术应用。推动智能数控设备、工业机器人群组应用,以及智能化拌合设备及施工机具迭代升级。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