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莫高义部长、尊敬的甄占民副院长、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参加北京文化论坛。昨天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安排,我在新疆拍摄《非遗里的中国》,在伊犁。拍摄结束以后,我发现给我的这次论坛的题目由“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改成了“中外交流互鉴 保护文化遗产”。我赶快就在飞机上做这个题目的PPT,后来发现在1万米高空做PPT还是有高度的。这个经验跟大家分享。
我在国家文物局当了十年的局长,在这个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三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打开了我们和国际交流的这样的一个新境界。
第一次会议是在2004年,在中国的苏州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大会。这次大会很成功,出台了很多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但是其中一项规定对于我们来说非常不利,就是要求无论每个国家,无论大小,每年只能申报一项文化遗产。我们5000年的文明古国,这么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每年只能挑选一项来申报,对于我们压力很大,那么我们必须做出积极的努力,把我们更多的遗产走向世界。
2004年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申遗成功了。
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
2006年河南的殷墟。
2007年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
2008年福建土楼。
2009年山西的五台山。
2010年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2011年杭州的西湖文化景观。
2012年内蒙古的元上都遗址。
2013年云南的哈尼梯田。
2014年是个大丰收,两项巨型的线性遗产同时申报成功,一项是大运河,一项是丝绸之路。为什么这一年能有两项成功呢?因为丝绸之路是跨国申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共同申报,用的是吉尔吉斯的名额。
2015年湖南、湖北、贵州的土司遗址。
2016年广西的花山岩画。
2017年厦门的鼓浪屿。
在2019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十个国家的积极表态支持发言以后,大会主席一锤定音,我们的良渚古城遗址以5300—4300年的历史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个圣地。那么今年我们景迈山古茶林将成为世界遗产,祝福它。明年我们的北京中轴线将申报世界遗产。所以这次大会实际上开拓了我们和国际组织、社会共同努力申报世界遗产的步伐。
第二次大会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2005年,在西安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第15届大会。这次大会规模空前,开创了我们和国际领域很多机构的合作,也使我们能够把中国文化遗产的体会经验和大家分享。在这次大会以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中国设立了它唯一的一个国际保护中心,我们开始了很多的合作,也使我们很多的交流更加广泛。
比如我们参加了柬埔寨吴哥窟世界遗产保护的行动,比如说周萨神庙保护工程是第一期,第二期是茶胶寺保护工程,这些也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柬埔寨文化机构对我们的表彰。参加了比如蒙古国博格达汗宫的保护修缮,也使这处文物古迹得到了更辉煌的展示,也获得了相关部级的和国家级的奖章。
和我们更广泛的国际机构进行合作的考古。同时国际组织关心比如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之后,对于我们能够快速的对二王庙、伏龙观这样的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给予了支持和理解。
这是我和肯尼亚的国家遗产部签署的《关于在拉穆岛进行水下文物的考古发掘协议》,这项行动的执行使我们在国际考古方面也取得了更多的合作,我们也和肯尼亚一起培训水下考古的工作人员。
第三个大会,2010年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这个大会对于博物馆事业的推动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包括会议组织的一些比如全球博物馆志愿者开放论坛。我们开始了更多的引进一些国家重要的展览,比如《秦汉—罗马文明展》,比如意大利的《庞贝末日》展,比如印度的《西天诸神》展,比如希腊《公平的竞争》展,比如智利的《马普切展》等等。
同时中国的展览也更多的开始走向了世界,比如西藏文物展在德国,中国国宝展在日本,康熙时期艺术展在法国,雪域藏珍展在美国,紫禁城珍品展在荷兰,中国古代帝王珍宝展在比利时,更多的展览走向了世界。
一系列的国际会议在中国召开,比如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和国际文物保存与修复研究中心(罗马中心)的建议,在中国召开了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的国际会议。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因为我们东方的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西方的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共同遵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的规定,在执行方面如何能够协调,如何能够更好的来对文化遗产古迹进行保护修缮?所以我们邀请这些机构一起在中国召开了这次大会,我们也阐述了我们东亚地区保护文物古迹的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它是一把双刃剑,就是我们如何能更好地遵守国际规则,同时国际社会更能够理解中国和东亚地区古建筑应有的修缮特色。
再有开展了一系列,比如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这是在三峡工程的过程中保护了白鹤梁,和在广东“南海一号”整船整体打捞的过程中实现的水下文物保护。比如中国科技史与世界其他文明相互影响的国际会议。再有就是丝绸之路申报召开了一系列的国际会议,和中亚五国共同使丝绸之路的申报能够顺利进行。这是我们在吉尔吉斯考察,在乌兹别克斯坦考察,在哈萨克斯坦考察,在伊朗、在叙利亚考察。这样的丝绸之路串联这些国家达成共识,丝绸之路成功地在第一阶段,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和中国共同的列入了世界遗产。
我们不断和在京的这些外国驻华机构、外国的大使们来共同进行研讨,每年组织一次驻华使节走进中国文化遗产的活动。比如到新疆,到湖南,到四川,到福建,到浙江,到河南,到河北,到山东,到安徽,到北京……加强了这方面沟通。
同时中国政府参加了几乎所有的关于文物保护的国际公约,同时加入有关的国际组织,并在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那么特别是对于国际的文物返还,参加国际文物返还的一系列会议,和有关国家签署双边协议,共同打击盗窃、盗掘、走私文物。这是和希腊政府签署,和意大利政府签署,和智利政府签署,和埃塞俄比亚国家政府签署,和秘鲁政府签署,和埃及政府签署等等,和越来越多的国家签署双边协议。当然一个最重要的协议是和美国政府签署的《关于限制进口中国文物的谅解备忘录》。由于这些协议的签署和达成共识,越来越多的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得到了返还,得到了回归。比如《出师颂》,比如《研山铭》,比如《淳化阁帖》,比如陈国琅的藏书善本典籍。包括一些器物,包括子龙鼎的回归……从美国追索的,从英国追索的,从丹麦追索的,和瑞典返还的这些文物。这样建立起国际共同合作的,能够打击盗窃、盗掘、走私文物的一个很好的氛围。
我2012年到故宫博物院工作,有幸参与到故宫博物院一些保护的行动。比如当时故宫周边52米宽的筒子河,居然和城墙中间有400多户居民、有20多个单位挤在狭长的地带上,向筒子河排放的污水465条,筒子河两侧单位、居民产生的垃圾已经堆到水面上。那么我们喊出这个口号,要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的交给21世纪,我们全市动员,污水截流,单位、居民搬迁,终于在21世纪到来之前,筒子河变得碧波荡漾。这里应该有掌声。
我们进行了3年环境大整治,室内10项内容,室外12项内容。我们拆除了135项不合理的、违法的建设,终于在2017年,紫禁城焕发了它应有的魅力。
进行环境整治后,我们开始扩大开放。2014年故宫博物院开放面积第一次突破了50%,2015年到了65%,2016年到了76%,2018年到了80%。这样我们很多的活动可以在故宫博物院来展开,比如我们最大的一座古建筑午门雁翅楼,成为一个非常好的临时展厅,在这里展出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很多的展览。比如和印度共同举办的中印雕塑艺术展,和阿富汗共同举办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宝藏展,和法国共同举办的18世纪的珍宝艺术展,来自卡塔尔的展览,来自摩纳哥的展览。同时故宫博物院举办了比如希腊的安提凯希拉岛上的出水文物的保护展览,还有梵蒂冈博物馆的展览。同时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交流,故宫文物医院和希腊共同成立了文物激光技术联合实验室。我们和更多的博物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和克里姆林宫博物馆签署战略协议。
同时我们在京的各国大使、联合国的机构,也能走进故宫博物院,包括东盟国家文化官员走进故宫博物院的活动。这是在故宫举办的非洲有艾滋病背景的孩子们和中国的小朋友共同参与的北京夏令营活动。我们召开的这个紫禁城论坛,世界各国的重要的博物馆馆长们云集这里,来探讨我们博物馆的使命和未来。
每年一度召开太和论坛,我跟世界各国参加太和论坛的20个文明古国的代表说,太和论坛就是以我们太和殿命名的。“和”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它号召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待,人的内心世界要和谐相安,我们的世界才是一个和平发展、友好、不断进步的世界。他们都非常赞成中国的主张,20个文明古国在故宫博物院共同签署了《太和宣言》。
我们认真地做好每一次外交接待,当这些外国来宾走进故宫博物院,我们会用故宫所呈现的中华文化和他们共同分享。
红墙、黄瓦、蓝天,这是三原色,用这三种颜色可以谱画出世界任何的色彩。我们的世界必须是绚丽多彩的,不能是单一色彩的,每个民族都有他们值得纪念的、他们悠久的历史,每个民族也都应该拥有他们向往的未来。
当今,每天数以万计的中外观众走进故宫博物院,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感受到世界最大规模、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今天保护的如此之完整,如此之壮美,如此之健康,他们会感动于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所作出的努力和积极的贡献。
在2020年的12月8日,紫禁城迎来了他600岁生日。这一天我们格外激动,我们知道在世界人们的共同支持下,通过我们诚实的劳动,我们实现了我们的诺言,我们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已经完整的交给了下一个600年!
谢谢大家!
文/单霁翔(中国文物学会会长)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