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地陆续发布2022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截至目前,除贵州、新疆和西藏三个省区,其余各省份均已公布审计工作报告。
从各省份审计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到,2022年一些地方在专项债的使用和管理上存在专项债券资金闲置和挪用、项目建设进度缓慢、预期收益过高、项目实际收益难以覆盖本息等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中财-安融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民间投资积极性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通过发行专项债加大投资力度,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2022年包括专项债投资在内的国有控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约10%,其增长率差不多达到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两倍。但是从最近地方审计的情况来看,地方专项债风险还是不能忽视的。
多因素导致一些地方专项债资金闲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海市人民政府日前发布的《关于2022年度上海市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0月底,由于动拆迁、方案调整等原因,部分项目推进较慢,3家市属国有建设单位和4个区仍有144.65亿元新增专项债券资金尚未使用,占已到位资金的47%。
天津市审计工作报告称,2022年天津市新增专项债券额度未充分使用,项目缺口200.92亿元。2022年发行的专项债券使用率仅为38.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2.7个百分点。
记者梳理发现,部分地方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受前期手续不完善、债券项目储备不足、项目准备不充分、对项目成熟度和融资方案等审核把关不够严格、后期项目方案调整等因素影响,各地部分项目未按时开工或建设进度缓慢,债券额度未充分使用,债券资金闲置或被挪用。
河北省审计工作报告指出,部分专项债券资金存在项目谋划不够精准的情况,根据对13市2021年至2022年8月新增政府专项债券使用情况开展的专项审计,结果显示3市不具备开工条件或未开工项目31个,涉及专项债券资金55.22亿元;2021年及以前年度专项债券资金仍有闲置213.39亿元;此外,6市违规将专项债券资金56.45亿元用于经常性支出及偿还借款。
《甘肃省202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公告》显示,4个市县因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申报不精准等原因,9.55亿元专项债券资金未及时形成实物工作量。
温来成表示,专项债在使用范围和领域等方面都有明确的政策规定,与一般债券不同,专项债券应以其对应项目取得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或专项收入作为还本付息资金来源,因此地方政府应严格遵守这些政策规定,即使在地方财政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也不能随意挪用专项债资金,比如用于其他非生产性的支出等。
部分项目实际收益难以覆盖本息
除了专项债券资金管理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外,一些省份审计工作报告显示,部分专项债项目建成后出现闲置和使用率低的现象,导致项目未实现预期收益,可能存在偿付风险。
例如,山东省2022年审计工作报告显示,有的项目收益测算脱离实际,偿债能力差。有的项目建成后闲置或使用率低等,未实现预期收益,财政部门垫付债券利息1.76亿元;江苏省抽查2019年以来的346个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发现,有275个近3年资金平衡方案预期收益未实现,其中,255个未达预期的50%,涉及专项债券本金508.52亿元,易导致偿付风险。
广西审计工作报告显示,2个市和7个县有30个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项目存在项目停滞或未按时竣工运营等情况,导致项目产出及效益未达预期;2个市和6个县20个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的项目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差异较大,部分债券项目失去还本付息资金来源,存在偿还风险。
温来成表示,从最近地方审计的情况来看,专项债风险还是不能忽视的。可以看到,2015年以来专项债发行规模增长提速,高于同期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尤其高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增长速度。所以从加强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讲,在我国经济逐渐恢复稳定增长后,可以考虑适当压缩专项债发行的规模。
另一方面,目前相关规定要求专项债项目收益要全部覆盖成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项目越来越少,因此是否也可以在项目收益要求上有所调整,比如项目收益覆盖60%或70%,剩下的支出通过公共预算拨款来补充,从而避免地方政府在专项债使用过程中出现资料造假、数据注水等违规行为。
针对地方专项债发行和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9月5日《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也明确,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力争在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资金力争在10月底前使用完毕,研究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引导带动社会投资。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