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中有句名言:“话到嘴边留半句,事到临头让三分;饱经世故少开口,看破人情但点头。”
我们常以为,高明的处世方式是掌控别人,要求别人。
事实上,真正的智慧是学会管理自己,要求自己。
当你心中有尺,始终知进退,懂分寸,那无论走到哪里,都一定能成为让人相处舒服的人。
说话点到为止
说话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想法,交流看法。
有些人之所以习惯于讲长篇大论,就是唯恐没把话讲清楚,怕别人听不懂自己的话意。
但这往往只会适得其反。
因为,聪明人听话听音,基本上只要你稍讲上几句,他就能听出你的话外之音与真实意图。
而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的人,哪怕你说得再多,还是等于鸡同鸭讲。
甚至你说得越多,对方越有可能误会曲解你的本意。
我不必多言,你无需多听,就是点到为止即可。
剩下的,就留给对方默契领会,让彼此既不会感受到言语所带来的压力,也能以更体面的方式去思考问题,消化问题。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可以让人开心,也可以让人伤心。
即使是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和方式说出来,给人的感受也会变得完全不同。
有时你可能觉得自己是忠言逆耳,但对别人来讲,面对咄咄逼人之言,很难有感受你良苦用心的余地。
不如谨记一个原则:话不在好,而在顺耳。
表达观点时尽量用词简洁,控制节奏,不过多废话,不批评指责。
同时注重倾听别人的想法和意见,感觉对方有拒绝交流的意思时,就要停止再发言。
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出言有尺,才能让你说出的每句话都悦耳动听。
待人进退有度
人际交往中,很多人都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赢得别人的好感。
两个人刚认识没多久,就开始对别人掏心掏肺,聊各种隐私,以展示自己的诚意。
或者是仅限于普通朋友关系,却总喜欢为别人出谋划策,提各种意见,以表达自己的关心。
你以为这是拉近彼此距离的好方式,但换来的,却只会是让人望而却步的疏离。
为什么呢?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你越界了。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界限是个很重要的词汇。你只有懂得尊重别人的领地和空间,不冒犯到别人的生活,才能让关系有更深入发展的可能。
否则,你的过分热情,对别人而言,就会变成一种困。
有人秉承的交友理念就是不跟朋友走得太近,即便交情再好也不会跟别人甜如蜜,更不会让别人跟他甜如蜜。
人与人之间到了掏心窝子的时候,也就离分开不远了。
当一个人真正变得成熟,其实就会明白,与人相处,并不是走得越近越好。
保持应有距离,坚持熟不逾矩,才是人间美德。
舒服的关系,无需过分热情 ,而是适可而止的关心,恰到好处的温暖。
有事互相帮助,无事互不干扰;有空记得联系,没空各自忙碌。
待人有度,让自己的存在能够成为滋养对方的能量,而非负担,才是最好的相处之道。
看破不说破,知事不言尽
遇事想着能探清究竟,弄清缘由,是很常见的思维习惯。
我们会觉得,只有把事情摊开了说,才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要知道,人情反复,人性难料。
有些东西,你知道了,却不代表你就有权利将其公诸于众。
因为这涉及到了别人的隐私,或有可能是别人一直在挣扎回避的心结所在。
除非是对方主动愿意和你交流探讨,否则,你说的任何话,都会导致在有意无意中戳人痛处。
《荀子》里写道:“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意思是,说话得当很重要,保持沉默得当,同样重要。
其实,看透一件事,需要智慧,但懂得守口如瓶不说透,则更考验一个人的胸襟与境界。
活在这纷繁世间,每个人都有不欲与人言的秘密与不可被触及的伤痛。
而我们所能给予对方最好的帮助,不是去试图干预评判他人的人生,而是要学会顾及他人的感受,体谅他人的处境。
有句话说得好:所谓高情商,其实就是懂得换位思考。
当你不以自己为中心,更多考虑别人的尊严与体面之时,你自然就会知道为人处世的分寸所在。
话说七分满,守得余地在;做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提醒自己,不要自以为是,不要逾越底线。
是什么样的身份,就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
修炼恰到好处的分寸感,在进退有度中活成一束明媚的光,温暖世界,照亮自己。
作者简介:念念,80后女子,念念沐心主笔,可文艺,也可理性,坚信只要念念不忘,岁月必有回响。公众号:念念沐心(ID:nnsg1021)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