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版权保护不应是一门唯利是图的生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7 15:49

近日,重庆星空摄影师戴建峰使用自己的照片被视觉中国告知侵权索赔事件引发热议。对此,视觉中国官微发布消息称,涉事图片的销售授权链条清晰完整。8月16日上午,当事人人发文再回应表示:视觉中国无权销售其作品,也没有其作品的任何版权,并要求视觉中国立即停止侵权。(8月17日《北京青年报》)

这起侵权索赔事件的内情并不复杂,重庆星空摄影师戴建峰突然收到了视觉中国打来的电话,说他的公众号侵权使用了视觉中国的173张照片,要赔偿8万多元。结果他一看这些照片,发现居然全是自己拍的。也就是说,他自己使用自己拍的照片不仅要给有偿使用费用,甚至还会因为侵权而赔偿,别说他感到不可思议,恐怕旁人也觉得这颇具黑色幽默的味道。

戴建峰的这些图片是如何成为视觉中国的架上的商品的呢?经排查发现,视觉中国没有直接得到摄影师的授权,但获得了其他图片社的授权,因此认定摄影师本人“侵权”。但问题在于,据戴建峰本人与授权合作方权图片库Stocktrek Images核实,认定视觉中国无权销售其作品,其他图片社也无权将其作品版权转授,不存在所谓“误解”。

有没有销售权利需要合同说了算,视觉中国究竟有何种权利,其实才是所有问题的关键。从回复上看,视觉中国认为自己拥有相关图片的“完整销售权”,但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二章第十条中罗列出的十七条权益中,却没有该项权利。如果视觉中国没有拿到该图片的专有授权,那么其就没有以维护权利的方式去打击侵权的基础。

这似乎是作者权利版权(著作权)与作品部分著作财产权等专属权利之争。从法律上讲,著作权人除非把了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并非授权,而是转让给了第三方平台,或者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自己也不能使用,那么著作者人对自己的作品使用购成侵权,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同时,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专有权利往往存在于第一环节,如此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多链条授权后还能保持专有性,这种概率其实非常低。也正是如此,相关方面认为视觉中国缺乏侵权索赔的基础。

就单纯的个案来说,此次侵权索赔事件确实算得上“误会”。但何以产生如此大的争议,更大程度是因视觉中国长期涉嫌通过碰瓷式维权、勒索式营销将正当的版权保护行为转化为不当牟利的手段,引发了大众反感。此操作模式有点类似于“青花椒商标维权事件”那样,看似在法律上并无问题,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有些“吃相难看”。2019年,视觉中国就因把国旗、国徽、黑洞图片收入自家版权图库中被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多家媒体点名批评,并全面配合监管部门彻底积极整改,此次“误会”又引起了公众的质疑:过度商业化下如何控制商业主体的行为边界?

时下图片已然下架,此次维权风波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不过引发的反思才刚刚开始。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时代,像视觉中国作为国内第一家将“可信时间戳”用于数字版权的确权和认证的公司,累计完成了超过50亿次图片版权检测,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头部企业,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也需要发挥其技术优势来保护权利。

视觉中国向原创作者索赔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是一次普法的机会,让公众对权力与权利、道德与法律的边界,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与深刻的认知,对如何行使和保护权利有了更全面的判断。版权保护不是一门唯利是图的生意,厘清法与情之间的关系,严守底线下的权力才能行稳致远。

文/堂吉伟德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以数字赋能提升版权保护质效
法治日报 2024-04-24
中国探险协会: “碰瓷式维权”妨碍公众合法使用作品权利 戴建峰向法院提起诉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0
半两财经 | 摄影师称遭遇死亡威胁 版权事件后视觉中国股价已跌去12.5%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8
保护版权也要设好边界
经济日报 2023-08-18
半两财经|视觉中国连续三个交易日收跌 “版权”事件后总市值已蒸发约10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7
盘中一度跌超7%!视觉中国已下架版权争议作品,销售权利该如何界定
澎湃新闻 2023-08-17
又有摄影人士称作品被视觉中国认定侵权并索赔:我的照片和视觉中国的只是构图相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6
半两财经|声称是“误会”却被摄影师“打脸” 视觉中国市值一天蒸发近5.9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