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重要一类,保险资管公司的资产支持计划新设规模持续保持高位。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中保登共登记资产支持计划28只,规模达到154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登记数量持平,登记规模再增长。
近两年来,在保险资管开展的另类业务中,债权投资计划业务和资产支持计划业务“一降一增”,对比明显。业界人士表示,存量资产的盘活需求是资产支持计划业务发展的核心。
12家机构登记超1500亿元
资产支持计划是由保险资管公司发行的产品,属于资产证券化(ABS)业务,也被称为“保险版ABS”。证券时报记者根据中保登披露的信息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有12家保险资管公司登记了资产支持计划,合计规模超1500亿元,达到1543亿元,在2022年同期的高位水平上继续实现正增长,并已接近2021年全年水平。
从各家机构的情况看,上半年,有9家保险资管机构的登记规模超百亿元,华泰资产、建信保险资管的登记规模居前二,分别登记了320亿元、200亿元;从登记数量看,多家机构均有2只以上资产支持计划,华泰资产登记5只居首位,建信保险资管、国寿资产、民生通惠资管则各登记了3只。
上半年,单一产品中有多只登记规模达百亿元。例如,百年资管-臻享2022第1号资产支持计划、华泰-建隆1号资产支持计划、大家-安心2号资产支持计划、华泰-润泰2023第1号资产支持计划、建信保险资管-浦江惠商1号资产支持计划、国寿投资-拓商资产支持计划等,登记规模均达到100亿元。
据中国人寿集团方面此前公布的信息,国寿投资-拓商资产支持计划总储架规模100亿元,基础资产为由信托公司发放并主动管理、银行提供资产转让服务的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经营贷款。该计划近日已完成首期20亿元募集发行,将惠及超10万户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
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快速发展始于2014年,保险资管正式开启资产支持计划则是源自2015年8月原保监会发布的《资产支持计划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在业务发展过程中,资产支持计划的设立发行制度经历过数次市场化改革,2021年9月改为“初次申报核准、后续产品登记”,正式从注册制变为登记制。
此后,保险资管的资产支持计划业务实现快速发展。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2021年登记的资产支持计划规模首破千亿,达到1500多亿元;2022年突破3000亿元,增幅接近一倍。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保险资管公司填补了资产支持计划业务的空白,多家万亿级保险资管公司也已在建设资产证券化业务能力。整体上,资产支持计划业务和市场正逐渐成熟。
盘活存量迎来新机遇
业界看好资产支持计划业务空间。作为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一类,资产支持计划一方面可为相关企业提供传统融资方式之外的融资渠道,达到依靠优质资产融资、摆脱企业自身信用限制、改善资产负债表等目的;另一方面也为投资人带来直接投资优质资产的机会,实现投资多样化,分散投资风险,切实服务实体经济。
大家资产副总经理胡德佳近日在证券时报社主办的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论坛上介绍,去年至今,资产证券化大品类弥补了公司在另类资产上的配置不足,缓解了另类配置的压力。
“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积累了很多存量资产,存量资产有现金流,但缺乏流动性,是资产支持计划在内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关注的领域。”人保资本副总裁谭国彬在上述论坛上也如是说。
在资产证券化领域,保险资管正面临新机遇。今年3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信息称,已指导证券交易所发布指引,支持公司治理健全、内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经验丰富的优质保险资管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ABS)及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业务。
头部公司期待展拳脚
“对保险资管公司来说,将迎来一个新的庞大市场。”太保资产副总经理严赟华认为,保险资管在长期另类投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存量资产,对这类资产的理解也要高于其他机构,当存量基础设施资产需要证券化时,保险资管具有优势。同时,保险资金以及有长期稳健收益特色的资金,也对这个市场有配置需求。
严赟华表示,交易所ABS市场的底层资产聚焦在供应链金融等方面,久期平均3年为主,保险资管机构进入这个市场有“两利”:一是利于ABS市场全方位发展,从短久期的产品向长久期的产品发展,从轻资产的底层资产向重资产的底层资产发展;二是利于通过交易所公开市场丰富保险资管的产品形态,为委托人、投资方带来多种解决方案。此外,ABS业务还有一个重大连接,保险资管将可以更深入地切入到公募REITs业务中,增加保险资金对此类产品的投资意愿。
“这可能只是产品形态上的变化,核心问题还是我们从增量经济走向存量盘活经济的新窗口,这对保险资管行业提出新的要求。我们也会拥抱这种新的变化,形成自己的新能力。”严赟华说。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