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南省湘潭市、黑龙江省孙吴县等地开出首张医保电子处方;甘肃、安徽、陕西等地启动了医保电子处方中心建设。推动电子处方流转“谁受益”?如何让群众在“家门口”买药更便利?新华社记者深入多地进行采访发现,在药店也能用医保买处方药,多地加速推动电子处方流转,但电子处方顺畅流转仍存问题,让参保人便利买药需多方发力。
不少患者到医院看病,仅仅是为了开药,假如处方能够流转到家门口的药店,不仅可减少患者多次跑医院的折腾,而且患者用药若有不懂的地方时,还可随时就近到药店咨询。普及电子处方流转,大医院的接诊压力将明显减轻,药店的收入将增加,患者则得到了更多方便和实惠。处方电子化还便于医保基金智能监管,重复开药、超量开药等现象将难以为继,“救命钱”更有安全保障。等等。
此外,尽快实现电子处方顺畅流转,也是一项等不起的医改任务。有些医改举措的落实,以电子处方流转为前提。比如,“灵魂砍价”让药价大降,但谈判药品面临“入院难”等难题,在医院之外另辟药店供应通道,可以化解这道难题。但假如药店仍然面临“处方从何来”的困扰,药品供应“双通道”保障机制就难以实现。
电子处方流转从无到有、并且越来越顺畅,是发展所需,也是必然趋势。但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障碍,也不能轻忽。
从技术上看,医院“转不出”的难题、药店“接得住”的困扰,均有待化解。一些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的信息基础设施薄弱,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导致医保电子处方中心等信息平台连接与运行不畅。药店缺乏药师、一个药师在多家药店兼职现象也较普遍,处方审核在药店难以开展,不仅导致部分药店“接得住”电子处方,而且在处方审核与药事服务方面“偷工减料”,还会埋下药品安全隐患。加快医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才能为电子处方流转扫除技术障碍。
从观念上看,医院的主动性、药店的紧迫感也亟待加强。医院让处方流转出去,有时不仅无利可图,而且出现问题还可能担责,一些医院就会通过拖延等方式消极应对,或只有在院内药品“无库存”的情况下,才允许处方流出外配。倘若药店在这方面缺乏紧迫感,在医院开药可报销、但在药店不能同等享受报销待遇,将置药店于十分被动的竞争境地。因此,包括医院和药店在内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对于电子处方流转一定要转变观念、大胆作为。
电子处方顺畅流转是医疗信息电子化的基础,利于患者购药和推进相关医改只是最基本的好处,建立医疗大数据、开发AI医生等医疗智能产品、化解互联网诊疗“有医无药”难题等,也离不开电子处方流转这个关键因素。电子处方顺畅流转,让医疗信息成为“源头活水”,不仅让就医买药更加便捷实惠,而且还将以不同的方式,多渠道滋养医疗民生、提高医疗福利。
文/罗志华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