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钱后免考即可拿证、证书可代为挂靠赚取高额费用、还可放入人才库获得更多高薪岗位……近年来,相关部门持续严厉打击整治非法证书挂靠乱象,但仍有一些机构顶风作案,以考证“躺着赚钱”为噱头,声称可以包办各类“资格证”,诱骗劳动者买证赚外快。(7月24日《工人日报》)
眼下,药品流通、环评、建设、专利代理等领域,对于企业从业者的职业资格往往有一定要求。一些不法分子看中了这一点,便在“证书挂靠”上动起了歪脑筋。由此,也就出现了“证书挂靠”的乱象。一些劳动者愿意将本人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违规挂靠到非工作单位名下,以获取报酬或谋取其他利益;而被挂靠单位为了满足相应资质,也乐于接受这种“挂靠”行为,双方一拍即合。
“证书挂靠”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健康发展,扰乱了相关行业的市场发展秩序,给公共安全、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隐患。2017年4月,人社部印发《关于集中治理职业资格证书挂靠行为的通知》,联合相关部门持续严厉打击整治非法证书挂靠乱象。然而,一些机构仍然顶风作案,精心设计出培训、考试、发证等一条龙服务套路,以此诱骗劳动者。
“考证挂靠”躺赚骗局,主要有三种常见骗术。一是以注册电气工程师、注册给排水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等紧俏的证书为噱头,大肆宣扬可以免考办证收益颇丰,以此骗取介绍费和手续费。其实,这些证书审查严格,根本不可能免考办证。
二是宣称可以提供所谓的“入库服务”,即将证书放进所谓的“人才库”,求职者更容易获得高薪岗位,甚至能“躺着挣钱”。事实上,“证书入库”就是为了有效防止证书伪造和篡改,业务办理只能由相关机构或证书颁发机构来进行。
三是借机兜售一些看似花哨实则无用的证书。《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中包含72项职业资格,目录之外的其他职业无需职业资格,一些机构宣扬“免考办证躺赚”纯属无稽之谈。
“考证挂靠”躺赚骗局,侵害的不只是劳动者自身的权益,更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戕害了职业资格管理的公信力。对此,需要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形成合力,予以遏制。
首先,加强联合惩戒。“考证挂靠”属于严重的失信行为,对于挂靠者、挂靠单位和中介机构需要进行联合惩戒。一方面,撤销挂靠者的职业资格,限制一定期限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同时,取消挂靠单位相应资质,纳入失信企业名单,情节严重者吊销营业执照。此外,严厉打击中介机构违规代办证书挂靠行为,斩断挂靠利益链条。
其次,优化资格要求。有关部门应深入分析“挂证”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修订完善行业性资质管理制度。目前,住建部门已简化企业资质标准中对建造师人员及数量的指标要求,仅对最低等级资质即三级资质企业作出要求,“建筑工程、机电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合计不少于5人”。减少或取消单位资质对职业资格的要求,有助于从源头上清除“挂证”问题滋生的土壤。
此外,增强风险意识。证书挂靠属于违法,签订相关的协议不受法律保护,且存在证书被撤销、发生事故追责等多种风险。广大劳动者不能被眼前利益蒙蔽,抱有侥幸心理,应自觉恪守职业道德和从业准则,秉承依法执业、诚信执业、规范执业的原则。同时,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正规渠道“考证”,不盲目跟风,不相信“挂证”骗局。
文/张涛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