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石头的故事》一书在国内出版,此书的副标题是“中国古代传说与《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可见,这是一本探讨古典名著的书。四大名著除了《三国演义》,都在作者的研究范畴内,三部名著开篇都有“石头”的元素,成为作者进入研究的契机。
《石头的故事》 (美)王瑾 上海文艺出版社
这本书最早于1991年由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社出版。它在1994年获得列文森图书奖,这是一项专门面向海外汉学研究的奖项,能够获得此奖的著作,都能在方法论上给予读者一定的启发。《叫魂》《洪业》《怀柔远人》《卫生的现代性》等著名的汉学著作,都曾获得列文森图书奖。
《石头的故事》也是一本专业的学术著作。有趣的是,其研究对象知名度很高,是国人熟知的文学名著,文字也流畅易读,具备较大的读者范围。作者王瑾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文化研究教授、比较媒介系教授,其研究属于比较典型的海外汉学的路子——既能直面古典文化的丰富史料,又具备国内研究不常见的一些方法论上的创新。仅从开阔视野的角度看,此书也颇有阅读价值与趣味。
从《石头的故事》的研究思路来看,“石头”是构成文学名著之间“互文性”的关键要素。《红楼梦》开篇并非人间故事,而是神话叙事,后来才衍生出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等等。《红楼梦》开篇的“石头”,是小说叙事的切入点,也是从神话到人间的桥梁。而在《西游记》里,“石头”也是开篇的重要元素,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是灵气与自然的结合,乃“石猴”出身。而到了《水浒传》里,石头又是开篇“误走妖魔”章节重要的元素,到了后面梁山好汉排座次的时候,天罡地煞的名次也是上天通过石碑来呈现的。这一切看似是不同名著的作者的设计,但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看,它们构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相互关联,也能让读者记忆更深刻,更容易连接名著之间的相似要素。
如果说“互文性”是“石头”最显著的特征,《石头的故事》的研究则更加深入,还看到“石头”叙事里更为复杂的问题。比如,作者认为“石头”在名著里还有欲望的象征,带有深层次的寓意。王国维解读《红楼梦》时,曾提出“欲/玉”的关联性,似乎二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而《石头的故事》更进一步,将这层关系放置在“石头”元素之间。贾宝玉身上的情欲,与“石猴”孙悟空的欲望,都是浑然天成的,既有人间关怀,又有来自神灵世界的天赋品质。
在解读《西游记》的“石头”时,作者还提出了石猴身上“色/空”的对照关系。以笔者粗浅的理解,这或许为读者解读《西游记》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在小说里,孙悟空虽然是浑然天成的灵物,但从世俗层面上看,一个小说人物应该具备情感与欲望,也就是“色”的要素,应当是具备的。但是,在《西游记》的叙事里,这个层面上的形象却时常被压抑,灵物的世俗性层面并未得到充分展开。这或许就是孙悟空身上神性的一面,它不需要通过人间的情感和欲望来呈现,反而在取经路上,不断将世俗的“色”转化为神性的“空”。这种转化过程,也是孙悟空由石猴变成斗战胜佛的过程,读者跟随其成长的故事,也获得了精神上的升华。
我们解读文学名著的路径,其实不一定要拘泥于个别字句,可以打开视野,拓宽思路,从元素串联的角度来看待文本。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本学术专著,此书的文字是相当学理化的,理论虽然是晦涩的,但由于研究对象是读者熟知的文学名著,反而有一种陌生化的冲击效果。比如,作者将“石头”当成一种串联不同作品的美学元素,她在书中曾这样写道:“在民间传说之石的集合体中,我们也能找到美学概念中石头的这种转化特性……较于将对立概念的趋同理解为矛盾的事物,我们反之可以从石头的转化能力的角度来理解石头这一物体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也可以称之为“杂”,或者含混性,这正是解读文学名著时常见的思维——没有一定固定的说法和标准的答案,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阐释,只要能形成一个逻辑闭环,就是合理的。在这个层面上看,《石头的故事》虽然看似“脑洞”很大,却也能自圆其说,不失为一部开拓读者眼界的研究著作。
(原标题:古典名著里的“石头”元素)
文/黄西蒙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