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医药专题论坛,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举办2023年第四期中国药谷院士专家大讲堂。本次活动以“数字化赋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为主题,来自国内重点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院士专家们齐聚中国药谷,围绕AI+药物研发、药企数字化转型等,分享创新成果。
大兴医药基地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申海成在致辞中表示,数据已成为医药健康产业的核心要素,数字技术已经成为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必要工具。数字技术不仅提升了医药健康产业的生产效率、加快了新药发现,也促进了多学科融合创新。医药基地目前布局了中科基因等一批重大AI医疗、AI医药项目,引进了医科院药物所王晓良教授等一批数字健康人才,正在筹备首届智算医学国际学术大会,加快建设北京生物信息智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数字技术正在赋能园区进一步成为全国“两业融合”示范区。
活动中,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公司董事长吴浩向中国工程院院士田伟颁发“中国药谷专家委员会顾问”聘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积水潭医院首席科学家田伟首先开讲,主题为“数智化在医疗器械创新中的应用”。他列举了数智科技在智能辅助诊断、手术机器人、智能康复等应用场景的应用创新。智能化带来医疗质量的提高、医疗效率的提升、医疗模式的转变、疾病防控能力的增强、促进医疗卫生改革等一系列革新和改变。数智科技将改变医药传统的架构,引领未来医学发展。
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中药研究院院长尹航教授报告的题目是《AI+药物设计:AI制药与产业前沿》,他认为随着AI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更加快速地获得可以进入临床的小分子,这将极大地改变制药产业发展的策略。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张文生教授讲了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医学应用的思考与探索,他认为人工智能包括人工+智能,数智技术是辅助人工的。数据要经过高质量标注,经过建模,才能够形成比较好的分析推理能力,解决相应的问题。
药渡经纬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李靖董事长以“国际视野下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研发进展”为主题,介绍全球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市场发展趋势。受全球新药需求增长所推动,药物研发费用增长率继续加快(2017-2021药物研发费用IRR为7.9%)。研发费用支出增加和投资回报减少导致制药公司正在转向AIDD的药物发现以降低研发成本。
在交流环节,香港奥星集团数字化专家肖方煜、千乘镜像(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博士王伟平分别做了《符合中国制药行业实际情况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数字脑成像在脑重大疾病研究和药物研发中的作用》报告。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