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地发现世界极危物种黄胸鹀,大兴这次一下发现26只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6-02 10:45

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监测人员日前在北京市大兴区的一处麦田里发现了一群世界极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胸鹀,数量至少26只。最近一段时间,北京多地都发现了这种珍稀鸟类。但如此多的黄胸鹀集体出现,还是头一次。

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专家介绍,黄胸鹀是雀形目鹀科鸟类,别称“禾花雀”,夏季繁殖于欧洲、俄罗斯及中国北部,冬季往南方迁徙。黄胸鹀个头不大,体长14至15厘米,大小与麻雀相近,其最显著的特征是胸部羽毛亮黄色,非常显眼。

2004年以前,黄胸鹀一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无危。然而,短短十余年,其保护级别“连升三级”,2017年直接被列为了极危。我国也在2021年将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专家表示,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强针对黄胸鹀等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加大对非法狩猎、收售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颇具成效,监测记录显示,全国范围内黄胸鹀的种群数量都在逐步恢复。

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成立于1992年,长期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2019年,中心组成生物多样性监测团队,调查地点由南海子麋鹿苑逐渐扩散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城市绿心公园、天坛公园、永定河、凉水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域以及大兴区等区域。调查表明,在北京地区,黄胸鹀一般出现在春季、秋季迁徙期间,每次出现的数量通常为1至5只。

这次为何会出现至少26只的大种群?专家分析,随着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稳步实施,北京的生态环境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大改善,野生动物喜爱的栖息环境越来越多。首都生物多样性也因此显著提升,北京已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在发现黄胸鹀的这处麦地,调查人员还记录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红脚隼、红隼、蓝喉歌鸲,以及栗耳鹀、苇鹀、小鹀、棕扇尾莺、黄鹡鸰、黑喉石䳭、鹌鹑、金腰燕、家燕等野生鸟类20余种。

据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统计,今年5月1日至22日,北京市辖区内已有20余处记录到黄胸鹀出现,包括东城区天坛公园,朝阳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海淀区翠湖公园、圆明园、植物园,昌平区沙河水库,丰台区大宁水库,房山区大石河,通州区马驹桥湿地公园、萧太后河,平谷区泃河,密云区不老屯,延庆区官厅水库,经开区通明湖公园,大兴区念坛公园、新凤河等地。“黄胸鹀频频在北京出现,是北京生态环境向好的证明。”专家表示。

供图/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视窗|极危物种黄胸鹀现身黑龙江齐齐哈尔
新华社 2024-07-13
海淀三山五园地区将建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9
海淀已建成11个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人工鸟巢八成已入住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19
贵州发现极危物种“亮叶月季” 调查队成员:对研究月季类植物起源分化具有重要价值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3
广东丹霞山发现和命名第41个新物种
广州日报 2023-10-11
大兴“创森科普月”首场活动今日举行 小朋友们户外“寻宝”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8
不是动物也非植物,消失百年中国特有物种重现青藏高原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3-06-06
不是动物也非植物,消失百年中国特有物种重现青藏高原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3-06-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