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北京市儿童福利院举办以“在新时代的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的媒体开放日活动,面向社会展示市儿福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业务发展、孤残儿童服务保障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就。当天,媒体、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代表30余人走进福利院,与孩子们一起联欢互动。
活动现场,参观队伍首先来到福利院内历史文化长廊,详细了解市儿福的发展历程、服务体系、内外交流、先进模范等情况,感悟党和政府对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的关心和重视,了解社会各界对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的支持和帮助,感受孤残儿童在福利院内养育、医疗、康复、教育、安置、社工服务等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随后,人们参观了院内特殊教育中心和康复示范中心,近距离观摩了解儿童康复训练及教育教学活动。活动现场还举办了一场温馨感人的爱心义卖活动。
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成立于1984年,位于海淀区清河街道,占地面积45亩,建筑面积约2.4万㎡,设计床位500张,是首都乃至全国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的窗口单位,先后获得83项省部级以上荣誉。目前,院内收养的各类孤残儿童有智力、肢体等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残疾,针对这些儿童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院内形成了“六化”服务体系,包括养护服务精细化、医疗服务规范化、康复服务专业化、教育服务个性化、安置服务最优化、社工服务亲情化。
据介绍,在孩子的特殊教育方面,北京市儿童福利院遵循“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的教育理念,按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使儿童养成健康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具备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科学知识。在孩子的康复服务方面,根据不同儿童的特点及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努力让躺着的孩子坐起来、坐着的孩子走起来、走着的孩子跑起来。通过一系列专业化、规范化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很多残疾儿童在体能、智能、言语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部分儿童成功回归家庭和社会。
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北京市儿童福利也采取了多种措施予以关爱。由于院内孩子采取集中供养服务模式,孩子们衣食无忧,相对正常孩子来说,他们缺少父母完整的关爱和更多的关注,比正常孩子更容易产生焦虑、缺乏安全感,导致他们在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方面可能产生偏差,尤其在遇到不舒心的事情时强烈的情绪反应会更多,从而做出不够理智的行为。针对儿童心理特点,院内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师对儿童进行系统治疗,通过绘画、音乐、行为矫正、游戏治疗等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有针对性地解决儿童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市儿福党总支书记、院长张志良表示,通过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希望为社会各界了解福利院儿童福利工作提供窗口,让更多社会爱心人士了解孤残儿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共同帮助他们成长成才。他表示,下一步,市儿福将持续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福利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围绕儿童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心用情用力照顾好每一名孤残儿童,让他们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中健康成长。
据了解,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接受社会爱心人士的自愿无偿捐赠,包括款项或物资捐赠,受赠款物全部用于孤残儿童福利保障事业。社会爱心人士如有捐赠意向,可提前与该院捐赠管理部门进行联系,北京市儿童福利院将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入账或物资入库,并向捐赠方出具《北京市公益事业捐赠统一票据》和捐赠证书。捐赠分为定向捐赠和非定向捐赠,其中定向捐赠需要捐赠方出具捐赠意向书或签订捐赠协议,捐赠款物使用也严格遵照捐赠方的意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