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女子监狱七监区工作的刘丽丽从一名一线民警成长为监区长。因处在特殊岗位,所在的七监区是监管“深水区”,她带领战友抓好每一个细节,2022年刘丽丽获得“首都最美巾帼奋斗者”荣誉称号,2023年春季被评为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
2020年以来,刘丽丽一直担任女子监狱第七监区监区长,从事对老病残罪犯的管理教育改造工作。
刘丽丽干工作有个习惯,那就是做事要做到最好,全力以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我发现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民警有思想很聪明,又有个性。”刘丽丽说,她很重视对身边民警的观察、督促和引导,通过细节的引导,当好青年民警的引路人,“比如个别青年民警工作中有佩戴饰品的现象,我会严肃地告诉她,这是违反警容风纪的。工作中,你的身份是执法者,佩戴饰品不仅有损执法形象,还存在监管安全隐患。”
三年疫情期间,对在特殊岗位上的民警来说,更是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封闭隔离坚守岗位。有一次,刘丽丽发现处于封闭执勤期间的民警小翟神色不太好,询问原因得知小翟的儿子因为磕碰导致鼻梁骨骨折,作为母亲又不能回家探视,小翟有些焦虑。
“其实小翟已经坚守岗位数十天,得知这一情况,我立即向上级汇报,让她撤防回家照看孩子。”刘丽丽回忆,小翟处理完家事之后,选择了第一时间返回岗位。
通过对服刑人员管理的不断摸索,刘丽丽总结出了“四微(微表情、微动作、微情绪、微状态)”关注法,即通过直接管理、视频监控,观察服刑人员的表情、动作,进而了解对方的心理活动,帮民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一名67岁的服刑人员张敏(化名),性格敏感多疑,患有高血压、癫痫等疾病,时常发病。刘丽丽就通过各种方式仔细观察,了解这名服刑人员的性格特点、发病规律等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教育管理。只要张敏患病,民警总能第一时间带她就医。在民警的教育管理下,张敏的身心均有了很大改变。2023年2月,家属专门送来了锦旗,感谢民警的付出。
另一名服刑人员朱青(化名),患有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她身患糖尿病的儿子在母亲入狱后加上家里的其他变故而一蹶不振,有轻生想法。民警从朱青口中得知后非常重视,连夜联系到朱青的儿子进行劝说,讲了朱青服刑的情况,并出主意想办法,帮他树立生活信心。事后,朱青向民警表示,她一定会好好改造自己。
“作为一名警察,我也是一位母亲,深知她是罪犯,但也是人。从人性的角度,每个人都有被关爱的需要。在依法依规管理的同时,法德并举,才能将罪犯改造成合格的守法公民。”刘丽丽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王浩雄
编辑/朱葳
校对/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