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音乐创作各个环节进行客观、科学、理性的分析,向社会与公众普及音乐审美,引导人们对音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对音乐文化有所扬弃,这是乐评人应该做的事情。乐评与影评、戏评、书评等等一样,都是艺术评论领域中的一部分,同时承担着向社会普及文化艺术,纠正艺术领域不正之风的作用。同时,客观上也应也对艺术创作本身起到帮助的作用。
然而,以丁太升、梁源这些“毒舌”乐评人的种种言行是否符合艺术评论工作者应该所具备的素养呢?在他们的那些快餐化的评论中,既看不到科学与理性,也看不到对创作者的尊重以及对音乐创作的建设性,他们让人看到的只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闻到的是满嘴的爹味,记住的是那些出圈出格却又不知所云的“概念”。这样的乐评能服众吗?他们的种种言行又怎能不让人质疑这些所谓的乐评人的权威性呢?
更为令人遗憾的是,像《天赐的声音》这样的音乐综艺节目,似乎乐于见到评论者与创作者的互怼,剪辑不是为了灭火,而是更好地“挑事”,这样似乎才会有高流量。一场节目下来,人们记不住那些歌曲,那些创作人,记住的反而只是创作者与乐评人像跳梁小丑般的“互怼”。原本应该传播“真善美”,让大众享受流行艺术的通俗节目变成传播“假恶丑”,让大众享受“肉搏”快感的庸俗节目——这个节目的制作者们和节目的播出平台,其社会责任又到哪里去了呢?
早在2021年8月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在阐述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总体要求时提到“建强文艺评论阵地,营造健康评论生态,推动创作与评论有效互动”,像《天赐的声音》这样的音综,像梁源、丁太升这样的乐评人的行为,是加强了文艺评论阵地,还是削弱了呢?是营造了健康的评论生态,还是让评论生态变得不健康了呢?他们有没有推动创作与评论的有效互动呢?
指导意见还提出要注重文艺评论的社会效果,要发扬艺术民主、学术民主,尊重艺术规律,尊重审美差异,建设性地开展文艺评论,那么《天赐的声音》这个节目以及梁源这些人又是否符合这一要求呢?
不管是梁源这样的伪乐评人,还是《天赐的声音》这样的音综,在他们的身上,我没有看到他们应该具有的艺术责任和社会责任,他们的出现是有悖于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精神的,更有悖于“发展新时代文艺评论”这一历史任务的。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满羿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