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春天为少年种下绿色种子,秋天就会收获累累硕果。如今,许多昔日的孩童已长大成人,那颗埋在心中的种子也生根发芽,成为一棵棵传播绿色梦想的参天大树。
“他的死因是一氧化碳中毒,凶手就是他!”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剧本杀”吸引了30多名同学的参与。
剧本主创高嘉是2023年首都高校环境文化季执委会主席,也是人大青年志愿者协会环保项目部负责人。他和同学们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创作了《环保大侦“碳”》剧本杀,将环保元素融入剧本推理之中,结合趣味闯关游戏,寓教于乐。
高嘉说:“我们设计了五大关卡,比如你画我猜、环保擂台,内容都和‘双碳’有关,最后一关是让同学们画出自己心中的绿水青山,引发大家对于环保的思考。”
在社团活动中,高嘉尽量使每个环节都融入绿色低碳理念,“写策划时,思考怎样的活动形式是低碳的;在买物资时,思考哪些物资是低碳的;在活动执行时,思考怎样的操作模式是低碳的。比如,关卡标志尽量都用废纸盒手工制作,给参赛同学们提供的剧本线索使用电子版,减少纸张利用,必需用的纸和颜料也特别选择了再生纸和环保颜料。”
活动结束,意犹未尽的“学生侦探”们赋诗一首:“咏月林尽染,明德汇群贤。七队宏图展,五人斗志燃。解谜城市定,环保地球安。青年皆献力,双碳有何难?”
“师傅您好,请把饭盛在我这个碗里”,和往常一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生王苏嘉拿着折叠饭盒在食堂打饭,然后买了第二天的早餐——新鲜面包,放进硅胶材质的购物袋中。“这种材质比较好清洗,如果还想买点喝的,就倒进我这个保温杯里。”王苏嘉的书包里,放着一只保温杯、一套折叠餐盒、一块手帕和几个购物袋,这些简单的用具足以支撑她在校园里 “零碳生活”。
“比如买菜,我会先列好清单,然后选择合适的容器,买鸡蛋我就带上之前留下的鸡蛋纸盒,买肉我就拿一个密封的塑料盒。我用一个APP把自己所有的衣服都记录下,要买一件衣服,先试试能搭配几套,如果能搭配出三四套再考虑购买。”作为清华大学绿色协会副会长,王苏嘉热衷向同学们传播环保理念:“环保需要各行各业大家的共同努力,比如我是个建筑设计师,如果业主不支持做绿色建筑,那我一点办法也没有。如果大家在学生阶段就有这方面的思考,将来走进各个行业,就有可能设计出更环保的行业规范和工作方式。”
“冬奥蓝”、“1微克蓝”频频登上热搜,故宫、首钢园星轨图让人惊艳……近年来,北京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稳步向好,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显著提升。北京生态环境教育也润物无声,从一粒种子到一片森林,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践行环保理念,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副主任龙艳说:“通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以‘小手’拉动‘大手’、以‘小行动’汇聚‘大能量’,带动更多的家庭、更多的社会公众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让绿色果实结满环境保护之树,让新的种子生根发芽,逐步成长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中坚力量。”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