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产业、新业态迅猛发展,就业形态也在发生转变——根据统计,目前全国灵活就业人员达2亿人。面对规模庞大、主体多元、权益诉求多样的新就业群体,该如何构建更有广度、深度、温度的零工市场?在浙江,记者发现当地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维,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因地制宜打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零工市场。
看到了合适的岗位后,周荷清点击了报名。随后她和商家电话沟通约定第二天上午去上班。从上午10时到下午2时,周荷清的工作任务是洗碗、上菜和翻桌。这已经是她在这个平台从事兼职的第四个月。
灵活就业者周荷清:这个平台它有日结跟周结,挺好的。你如果在上班的话,24小时的保险是有的,意外险,你比方说不小心烫伤或者路上磕了,如果是住院的话,医院都是可以报出来。
周荷清是一名药房工作人员,上一休一的工作性质让她萌生了利用闲暇时间兼职增加收入的想法。这个时候,她发现了这个零工市场数字化平台,这是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全流程监督和指导下,由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运维,从信息收集到权益维护,搭建全生命周期的新就业共享服务链。
星工驿站产品技术负责人郑旭东:构建了一个全数字化的用工生态。主要是我们把岗位匹配、考勤打卡、保险购买、薪资结算还有用工评价,整个的环节都纳入到数字化管理里面来了。
在平台上,记者看到工作地点按照距离推荐,岗位包括服务员、营业员、后厨、理货到商务、文员、主播等十多个分类,工作内容、待遇十分明确,只需要点击报名就可以与用工主体取得联系,符合条件即可上岗。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灵活就业者,发现在该数字化平台上线前,灵活就业者获取兼职岗位的途径,主要是朋友推荐、店铺招聘等,因此也存在着秩序乱、信息匹配度低、权益难保障等问题。
2022年,人社部38号文件《加强零工市场建设 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要求各地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更好地促进大龄和困难等零工人员实现就业。此后,浙江各地零工市场应运而生,因地制宜开发零工市场数字化平台,推出在线精准匹配、岗位派单抢单、在线面试对接等服务,可实现零工当天到岗、工资打卡日结的“即时快招”服务模式。
线上线下齐发力 为灵活就业者提供保障
线上数字化平台,线下零工市场。建成200个零工市场被列入浙江省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各地因地制宜,选择交通便利、人员求职集中的地点设立零工市场,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
上午9时,在杭州上城区采荷街道的零工市场内,29名灵活就业人员正在进行一场客房服务课程培训。来自江西的张卓娴刚刚来到杭州,正在找工作的她报名了这门课程。
求职者张卓娴:因为刚来杭州不久还没有固定工作,最近也一直找固定的稳定长期的那种工作。今天有理论知识,又加实操,感觉对这个行业可能会了解得更多一点。有这方面的规划的话,就会比较容易选择就业。
给大家做培训的老师是附近一家酒店的客房领班,已经从业15年。她告诉记者,最近这段时间当地服装市场人流量有所增长,酒店服务等行业员工紧缺,需要招聘一批灵活就业人群缓解压力。在这里培训不仅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分享给需要的人员,同时也有利于发现一批适合岗位需求的人员。
客房培训老师林冬琴:像这种客房服务员,现在比较少,比较难招,每个酒店都缺人。我们在这里做培训,有很多像我们这个年纪的来找工作,接受培训后都能上岗。
一技之长促就业。在零工市场内,记者发现,除了客房培训,针对小时工、季节工、灵活就业人员等不同群体,还有插花、咖啡等多个行业的培训课程。
杭州市上城区人社局副局长桑丽:缺什么我们补什么,提升技能之后,让他们能够顺利上岗,还能不断通过增长技能,调整自己的工资收入,也能够增长自己的财富。
除了这样的区级零工市场,最近杭州还在人流密集的商圈,设置了零工市场招聘点位。今年一季度,浙江省各地已经成功建成了66家零工市场,并推动制定完善公益性零工市场考核办法。下一步,力争2023年,全省建成各类零工市场200家,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家能够提供公益性服务的零工市场。
编辑/朱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