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在朝任翰林学士时,与王安石不仅政见上面相抵牾,对人的看法也各不相同。不过这并不影响两人相互欣赏,他们一直保持着好朋友的关系。
当时,王安石在推行变法的过程中,任用了吕惠卿、曾布、蔡京等个人品德存在瑕疵的人作为改革的推行者。司马光得知后,担心王安石“引火烧身”,给以后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私底下找到王安石,好心问道:“介甫推行新法,结果却援引了一些小人,而且还将他们安排在非常重要的职位上,这是为何?”
王安石认为司马光大惊小怪,于是想也没想地回答道:“新法初行之际,用人自当以才干和执行力为先。等诸法实行成功之后,再逐一更换,用德才兼备、稳重可信的人守之。这就是所谓的智者行之,仁者守之。”司马光听后连连摇头道:“介甫错矣!君子难进易退,可小人则易进难退。如果现在让小人得势,到时怎么可能轻易将他们除掉?就算你有办法除掉他们,日后他们必和你成为仇人,到时悔之晚矣!”
然而,面对司马光的苦苦相劝,王安石并没有当一回事,反而嫌弃司马光“管事太多”。两人本来就在政见上势同水火,现在司马光又干涉自己的用人,王安石当然听不进去对方的建议。不过最后的结果却证实司马光的判断极为准确,尤其是蔡京堪称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
不过令人赞叹的是,虽然司马光和王安石在政治上一怼到底,但他们却对对方的才华人品赞叹有加。有一次,宋神宗询问王安石,司马光人品如何?王安石直接竖起大拇指,夸赞对方是世间少有的忠臣;反过来宋神宗问司马光,王安石人品怎样?司马光的回答也是如出一辙地表示倾佩。
王安石与司马光亦敌亦友,他们想说就说,想骂就骂,想夸就夸,胸中坦荡荡,不在背地放冷枪,也算是君子之争。有趣的是,胡适与黄侃之间,也发生过像王安石和司马光那样的君子之争。
有一年,胡适在一次公开讲课中,直言白话文比古文简洁。不过,作为新生事物,白话文遭到一些支持文言文的学者的猛烈攻击,当时,反对白话文运动的有大学者吴宓、黄侃、林纾等人,尤以黄侃为最。
黄侃资历颇深,系辛亥革命先驱,和胡适一样,在语言学方面也很有天赋。有一天,当提起胡适提倡白话文的事情时,处事直率尖刻的黄侃自然很是不屑。当时,黄侃曾在课堂上公开挖苦胡适。他说,例如胡适的太太死了,如果要白话文拟电报,家人必说:“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呀!”长达十一字。而用文言文则只需要四个字:“妻丧速归!”台下的同学们听后全都哈哈大笑。
除此之外,黄侃甚至还故意对胡适说:“你提倡白话文,不是真心实意!”胡适问其故。黄侃正色答道:“你要是真心实意提倡白话文,就不应该名叫‘胡适’,而应该名叫‘到哪里去’。”当时,所有的人都以为胡适也会针锋相对与黄侃打嘴仗,不料,胡适却表现出了惊人的大度,对于黄侃的嘲讽,胡适并没有说太多的话,只淡淡地说学术方面的争论自古存在,任何人都有发表自己言论的权利。
时空穿越百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君子之争已成为文史趣谈。如今,白话文流行于世,而文言文也是不可或缺的国学瑰宝。文言文和白话文各有其长,也各有其美。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即使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绝对敬重你,在事情之外还是朋友。尊重每一个朋友甚至是对手,这应该也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文/姚秦川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