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是我国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各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普及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进社区、进校园,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领域。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旨在提醒全体公民认清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危机忧患意识、树立国家安全观念,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国家安全作为头等大事,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国家安全作出战略擘画、全面部署,形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设立,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制定,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设立……十年来,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实现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人民群众国家安全意识显著增强,推动大安全理念深入人心,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了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的社会基础。
发展和安全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牢牢守住安全发展的底线,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以专章形式系统论述了国家安全与总体国家安全观,并全面阐述了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为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塑造稳定的内外环境。
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加快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全党全国人民的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可为。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持续夯实维护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促进全社会同心共筑国家安全的“命运共同体”,一定能够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不断谱写“两大奇迹”新篇章,“中国号”巨轮一定能越过激流险滩,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文/罗建华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