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各地开足马力全力“拼经济”。近期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3月份CPI同比上涨0.7%,PPI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至2.5%。而3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及社融超预期增长,3月末M2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年同期高3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目前中国经济正在企稳回升,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不过,对未来宏观经济的运行,也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其中有人看到的是冷色,有人看到的是暖色。带着这一问题,《证券日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十位“首席”(首席经济学家、首席分析师)。
物价、信贷数据是冷是热?
拉长时间轴来看,CPI涨幅已连续两个月出现回落,去年12月份至今年3月份,CPI同比增幅分别为1.8%、 2.1%、 1.0%、 0.7%;PPI同比增幅分别为-0.7%、 -0.8%、 -1.4%、 -2.5%。
是什么拖累了通胀数据?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今年消费场景恢复,但居民收入受到了冲击,再加上预期不稳定,总量消费恢复偏弱,所以今年2月份至3月份,不少消费领域的供给端还在继续出清。
近期央行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也印证了消费偏弱。调查结果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依旧处于高位;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3%,尽管较上季增加0.5个百分点,但相较去年并没有明显回升。
太平洋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尤春野分析,3月份CPI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受商品通缩的拖累,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回落,且能源、汽车价格下降。其中,鲜菜及猪肉价格边际回落明显,相应造成CPI环比下行。
民生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周君芝在研报中提出,“本轮国内PPI下行自2021年10月份开始延续至今,海外鹰派加息的长尾效应导致商品价格的金融属性持续被压制,PPI下行趋势未来或仍将延续。近期基本金属走弱,海外重回衰退交易,PPI与大宗表现同样高度吻合。由此可以判断,3月份物价较为客观描述当前实体有效需求不足现实。”
再看金融数据。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497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3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079亿元;3月末M2余额28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依旧处于高位运行。这些数据纷纷指向了市场主体融资需求明显上升。
需求驱动的物价正在回暖
背离的数据让市场上出现不同的声音。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中金公司研究部宏观分析师黄文静均表示,“我们看到的是需求驱动的物价正在回暖,而非步入通缩。”
黄文静认为,通缩包含但不止包含物价放缓,还要结合“两个特征、一个伴随”来判断,当前物价下降既不全面亦难持续,货币供应创新高,经济已步入复苏。
国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赵伟表示,年初以来,信贷加快增长,而物价指标持续回落,加大了对经济预期的扰动,不同部门、供需强弱带来的指标“对立”或只是“假象”。信贷加快增长,核心驱动来自政策“加力”和场景恢复带来的企业和居民行为修复。物价指标透露的线索,与信贷并不“对立”,线下活动修复相关涨价特征突出,如衣着、旅游、医疗服务、家庭服务CPI等均明显抬升。
“当前宏观经济的特征是走出谷底、有效需求不足、分化式复苏。”广发证券首席即经济学郭磊表示。
展望未来,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我国当下的通胀水平较为温和,年初以来,生产端的恢复节奏快于需求端,尤其体现在企业中长贷需求显著好于居民端,4月初商品房销售高频数据已回升至近几年同期的相对高位,指向居民加杠杆意愿好转,预计我国CPI转向通缩的可能性不高。
“货币窖藏”现象显现
3月份信贷数据超预期上涨,但消费物价增速反而下降。那么,钱去哪里了?
对此,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货币与通胀的正相关性主要存在于中长期。短期的通胀形势更多是看需求拉动、成本推动还是输入性通胀。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进而调控物价,但货币政策生效往往存在时滞,表现在数据上便是,M2和社融同比通常领先于CPI和PPI同比。因此,当前低物价与高货币共存,更多是反映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而经济恢复相对平缓。
“然而新增货币与存量货币并没有大规模涌入商品和服务市场,而是出现了‘货币窖藏’现象,因而没有推高通胀。”罗志恒谈到,货币流入居民和企业部门之后,只有少部分用于消费和投资,还有很大一部分成为储蓄。
根据金融数据,3月份M2与M1剪刀差进一步扩大。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认为,一方面由于居民消费意愿低,叠加资产价格波动加剧导致储蓄意愿被动高增;另一方面是因企业信心尚未完全恢复,投资生产需求弱于理财需求。另外,本轮房地产复苏中,二手房销售增速好于新房,二手房交易意味着存款在居民之间流通,并没有流向房企。
在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看来,M2与M1剪刀差继续扩大,显示企业预期和实际投资需求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实体经济活跃度仍需政策继续呵护改善。
编辑/樊宏伟